第二十一章:?小公主叫寒兒(第2/2頁)
章節報錯
夏順常默不作聲的走到王柳月跟前,想來心裡也是覺不安,“姐姐,你看……”
王柳月遞了夏氏一個眼色,示意她不要做聲,夏氏沉了許久,眾人都紅著眼瞧著,只有低下這兩個人紅著眼看著。
醫女推著門出來,眾嬪妃見是個稍大些的又忙著出去問。
這邊呂太后扶著身側的姑姑過來,也同著眾人站在屋簷低下。明玉忙去勸,“太后,這兒風口大,您出來做甚?康姑姑還不扶著進去。”
呂雉一揚手,揮開了康姑姑,“是哀家自個兒要出來的,坐了那麼些時辰,透透氣。”
竇漪房躲在王柳月身後,不敢瞧呂雉,可呂雉偏瞧她,“這是誰?”
王柳月一怔,“太后娘娘,這是臣妾宮中的丫頭,叫竇漪房。”
竇漪房緊張得整顆心都快蹦出來了,生是怕人認出她來。
呂雉只是瞧了半會兒,便由康姑姑扶著過去了。
正是這個時候,突然產房裡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一道聲兒衝破了天際。呂太后突然興起,連忙往那邊去,這時也有女史出來報喜,“恭喜太后,恭喜皇上,莊無涓生了個小公主。”
公主
那身邊兒已有人忙拿帕子掩著嘴巴笑,瞧著莊安巧得意了這麼些時候兒,怕是要蟾宮折桂的陣勢,如今卻只得了個公主,還真是笑話。
周少使倒是見邊兒,平日裡也不曾怎麼流留心這個人,如今卻見她是頭一個趕著去賀喜的,“恭喜太后娘娘喜得公主。”
呂太后早該想到,這樣的天兒出生的孩子,必不是她想要的。
雖是公主,她也不曾說上些什麼,也不理會周氏,康姑姑扶著離開,“讓太醫院的好生照料著。”
那邊莊氏遠遠的聽見了這話,不覺眼圈兒都紅了,前頭王七子生朗皇子的時候兒,呂太后再不濟也好抱了抱,又賞賜了好些。
如今是個公主,呂太后全然不理。那莊氏還在裡面垂死,呂太后就已經由著人扶回去了。
劉盈還是過來抱了抱小公主,“這天兒清冷,也涼快,不妨就取名叫寒兒吧!!”
莊安巧身邊伺候的丫頭姑姑來了,都叩頭代自家主子謝過劉盈的恩惠。
一時公主被奶孃抱走餵奶,宮門口的人也都紛紛散去。
“姐姐,這夏氏神氣了這麼些時候,卻只是個公主,想來這日後啊,笑話兒可多著呢。”周少使還在方才被呂太后無視的那刻驚嚇之中沒有反應過來,卻聽見杜子柔已經過來跟她搭話。
強顏擠出笑來,“公主又怎麼樣,公主不也是皇上的女兒,太后不稀罕,剛才皇上可稀罕著呢。”
杜子柔溫和低頭笑了,瞧著從來都是溫爾的,言語卻不知叩在了哪個節骨眼上,“陛下是喜歡,卻也不得不顧忌太后的意思,姐姐,難道你沒有瞧見,太后不喜歡公主。”
周宜看出來了,若是太后喜歡,她也沒得自己上去跟前兒打臉了。
“可不要胡說,當心被人聽見,割了舌頭。”周少使還是強說著,不願被杜子柔道破心思。
杜子柔隔著明白裝糊塗,依然是不肯鬆口,“妹妹可沒有胡說,如今我這奉勸姐姐一句,莊氏這兒怕是漸漸要成當日的鏡花堂了。”
周宜聽了,心頭咯噔一聲,“杜無涓不要說這般無厘頭的話。”
只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周氏本是處處謹言慎行,就連杜子柔變著法兒的要套她的話,她也不曾放開口來,還只是小心翼翼的。
杜子柔也不是笨的,聲音放的很低,只有她二人能聽得見,“姐姐還別不信,這鏡花堂也當真是鏡中花。如今的恩寵,也必定是鏡花水月的事兒,姐姐,妹妹在這兒明人不說暗話,挑明瞭心思同您說,俗話說得好,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天兒燥得很,姐姐也當去找棵大樹好生涼快涼快了,時刻這麼勞累辛苦著,也終不是辦法。”
她說著,不動聲色的取下自己頭上的簪子,輕輕的別在周宜髮髻最顯眼的位置,煞是好看,“姐姐的容貌的確過人,只是沒有了這首飾的襯托,也未必顯得黯然。妹妹願做這支簪子。”
周氏才算是聽明白,她心下以明瞭杜子柔的意思,只是還不願道出,需得思忖上些時日,任憑杜子柔把簪子別在她髮髻,她也只是受著,“今兒天氣重,陰雨綿綿的很是催人眠,站了這麼些時候我也是累了,妹妹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她遠遠兒的送走了杜子柔才打道回去。
這杜子柔原是要依在王柳月的身上,哪裡知道卻讓夏氏和司徒氏捷足先登,如今那夏氏在王柳月跟前兒可是得心應手,上頭又有明玉扶持著,恩寵只是不少。她心頭怎麼甘心?因暗想,如今這宮裡有兒子的也就李氏和王氏兩個人,李氏也協理六宮,雖說終究是在明玉的打壓之下,可也不算是爛泥巴扶不上牆,但凡有人幫襯,想來還是有所作為,到時候她杜子柔再當即一上,周宜也好,李慧娘也罷,左不過是她的墊腳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