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這假造的誰見誰哭(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祿自從得知漢太子劉破奴派出了使者前來自己的部落,整個人便是異常的興奮。
期間不斷的派人關注著,當小騾子距離他的王庭還有幾十裡的時候,大祿便帶著自己幾乎所有的心腹全部上前迎接。
而這一去便是三十餘里的路程,臉上的笑容更是讓人看著就有些捉摸不透,大祿的模樣簡直就跟恨不能直接去長安把使者接過來似的。
“聽說你想率部投靠大漢?”小騾子擺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別看這小子平日裡沒個正型,但是在某些場合內,逼格也是拿捏的滿滿的。
畢竟是跟著劉破奴混出身的,若是連這點看家本領都不會的話,那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劉破奴的心腹呢?
再說了,這個逼咱是為了自己裝的嗎?
並不是!
身為一個漢人,在遙遠的數千裡之外,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整個大漢。
如今的大漢強大,那就自然應當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強硬姿態,否則只會讓某些人看不起,這倒不是在罵人,而是有些人他就是這樣屬賤的,你對他好,他反倒會咬你一口,可你若是一天打他三頓,他見了你反倒點頭哈腰的,你讓他咬誰他就去咬誰。
“漢使,其實我不只是這麼想的,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夠帶領著整個烏孫投靠大漢……”大祿立刻笑意滿滿的試探道。
“可惜你並不是烏孫王,你也只能代表你的部族,而代表不了整個烏孫!”小騾子呵呵一笑,當眾揭了大祿的老底道。
“漢使有所不知……”對於小騾子的揭老底行為,大祿倒是並不生氣,雖然心裡面的確有些不太爽,但誰讓自己弱小呢,誰讓自己有求於人呢?
再說他說的又是事實,自己生氣了又有什麼用?
除了惹怒漢使,惹怒漢太子,惹怒整個漢朝,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其實按照烏孫的規矩,我兄長死的早,他死以後我便是第一繼承人,所以這王位本來就應該是我的,但是父王他思子心切,看著年幼的軍須靡便心生偏意,故而毀壞了規矩,強行將王位傳給了軍須靡,而我手中的實力並不足以對抗整個王庭,但也不願意屈服於他們,所以只能帶著自己的部下來到了這裡生活。”大祿將自己打造成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因為他知道,漢人是最講究這些的。
很多時候,他們更願意幫助弱小者,他們更願意幫助受到欺壓的一方。
而這一點跟草原上是完全不同的,草原上就是弱肉強食,根本就沒有對與錯可言,弱小就是有罪,弱小就應該被欺負,也根本就沒有人會因為你弱小就去同情你,去幫助你,他們只會去想著該如何吞併你。
同樣的,他們若是不想辦法壯大自己的部族,那麼將來有一天遇到了比他們還要強大的部族的時候,被吞併的就會是他們了。
現在的大祿也不知道將來有一天軍須靡會不會對自己發動攻擊,而漢朝人來了,他們即將統治整個西域,北方的匈奴也將會被他們殲滅。
這也就意味著,在這片土地上,大祿是不可能有機會去吞併任何部族來壯大自己的實力的。
而一旦軍須靡對自己發動攻勢,那麼自己就只能是越大越弱,然後一點點的被蠶食掉。
此刻的大祿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退路,直接投靠漢人,尋求漢人的庇護,或許才是大祿唯一的機會。
而恰巧大祿聽聞之前在赤谷城那邊他們談的好像並不是特別的愉快,大祿對此也做出了一些準備。
於是從懷中掏出了一份看起來有些奇怪,但卻十分嶄新的竹簡遞給小騾子說道:“漢使,我最近在整理家產的時候發現了這個東西,我打聽了一下,發現這東西在這裡已經有很久很久的時間了,具體多久誰也說不上來,負責保管他的人說這是他祖父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要好好儲存的東西,而他祖父又是從他祖父的祖父手中接管過來的,他祖父的祖父又是從他……”
看著大祿手中那份嶄新的竹簡,小騾子心中暗罵一聲不要臉,這玩意兒要是能超過一年我就倒立吃翔,還特麼祖祖祖父呢,你們烏孫人難道一年能傳個六七代人嗎?
就算是生產隊的驢他也不敢這麼生啊!
小騾子接過了那份竹簡,輕輕的開啟看了眼上面的文字記載。
嗯,歪歪曲曲的小篆體,上面寫著他們是夏氏的後裔,為了躲避戰亂所以在一千多年前從中原遷徙到了敦煌附近……
看完上面的記載之後,小騾子的整個腦海中現在也就只剩下了一個想法了,能搞出這玩意兒的主人他絕對是個天才,牛逼到爆炸的那種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