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羅大忽悠:漢人不打自己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用一眼假來形容這份竹簡小騾子都覺得有些太高看他了。
首先是小篆體,這玩意兒也就是秦朝才統一的,就算時間在早一些,把他看做是小篆的前身大篆,那也是西周晚期才出現的。
說他們是夏氏後裔倒是挑不出什麼毛病,這句話說的沒一點問題。
但是為了躲避戰亂,所以在一千多年前從中原遷徙到了敦煌附近,這又是什麼鬼?
老祖宗知道你會在一千多年後看到這個記載嗎?
還是他知道他所處的時空就是在一千多年前,這明顯的就是一個以後人視角來記錄前人生活的記錄角度。
還有,敦煌,那特孃的是元狩二年霍去病收復河西走廊之後,皇帝才設定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時間距今不過十八年的時間而已,特麼的你那個活在一千多年前的老祖宗就知道那地方叫酒泉?
難不成你家老祖宗是個穿越者不成?
現在的小騾子可不是之前那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農民了,被劉破奴逼著不僅學會了識字,也閱讀了不少的歷史史料。
小騾子很是瀟灑的將手中的簡易竹簡丟給了身後計程車兵,一臉裝逼的說道:“拿去燒火……”
“漢使,這……”看著小騾子的舉動,大祿臉上忽然出現了焦急的情緒。
難道是自己的情報出錯了?
不應該啊,很多方面都印證了,就因為軍須靡不願意承認他們的祖先是來自於中原王朝的,所以才會導致之前的談判談崩的。
大祿就是藉助這一點,費盡心機找了個認識漢字的人,連忙加緊趕製了這份竹簡的。
大祿之所以這麼做,不就是希望用實際的行動告訴漢人,軍須靡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大祿願意做嘛?
雖然我大祿不是烏孫王,雖然我的實力比不上軍須靡。
但是我願意配合啊,我師出有名啊,我還有一萬將士呢……
“你的心意本使已經知道了,但你搞的那玩意兒實在是拿不出手,就連本使這種半吊子水平都能從隨便一個地方找出問題,拿著這樣的竹簡去長安,那是要出問題滴。”小騾子笑呵呵的解釋道,旋即伸手讓人拿來一個物件。
身後計程車兵會意,手捧著一隻箱子走了上來。
小騾子直接從箱子裡拿出了一片獸骨,看不出是什麼動物的,但是從外觀上來看,它存在的時間顯然已經不怎麼短了。
“你瞧瞧這個如何?”小騾子將獸骨遞給大祿。
大祿接過之後直接觀看了起來,上面並沒有太多的文字記載,最主要的是一副圖畫,中間是一堆火,有幾個人正在手持棍棒狀的兵器在打架,外圍則是幾個人形物牽著牲畜朝著四周走去,然後旁邊還有一段他明顯看不懂的文字記載。
“漢使,這是什麼意思?”大祿一臉懵逼的看著小騾子,文字看起來跟小篆完全不同,但對他來說沒什麼區別,反正都是看不懂,看起來就跟看鬼畫符似的。
“咳咳……”
小騾子忽然乾咳的兩聲,大祿這話倒是問倒他了。
雖然咱已經脫離文盲的隊伍了,但是你還別說,這骨頭上的文字咱還真就不認識,不止你看著像鬼畫符,我看著也像。
但是作為上使,我要是也說看不懂,那不就丟大人了嘛。
於是,小騾子只能將從劉破奴那裡聽來的版本做了一番解釋。
“你看,火是什麼眼色?”
“黃色的?”
“對,這不就象徵著炎黃嘛,這圍著火苗的這幾個人正在打架,或許用打仗來形容比較合適,畢竟從他們的裝扮和裝備上來看,反正不是周朝的,考慮到這些,那麼就可以做出分析,大漢皆為炎黃之後,火苗即代表著炎黃,兩種服裝完全不同的人在打仗,那必然是朝代的更迭之戰,往前推算,那不就是夏朝跟商朝之間的戰爭嘛。”
“你在看這裡,其他人都在打仗,這些人卻帶著牲畜和孩子朝著四周走去,這不就是為了躲避戰亂的嘛,而你們這裡有儲存著這個,那不就證明了你們正是一千多年前從中原地區走出來躲避戰亂的那支夏氏後裔之一嘛……”小騾子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著。
當然,胡說八道並不是他的本意,主要是劉破奴就是這麼說的。
哦,對了,他在劉破奴那裡可不止看到了一根這樣的骨頭,一模一樣的他甚至看到了七八根那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