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崩摧(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將軍,我軍圍城多時,營地堅固,兵馬眾多,各類圍柵、鹿角工事修築齊全,漢城守卒不過幾千,且被困日久,死傷病弱者眾多,就算是傾城而出,能戰者有多少,恐怕只是虛張聲勢。”
“就像這蔣舒、句安叛亂一樣,營中會參與的人肯定不多,大半是混亂中被裹挾的,這不過是芥蒂之疾,須臾可去,當務之急,還是先趕往關口,擊退蜀軍吧!”
隨軍的將吏見到主將當眾勒馬踟躕不進,心知其內心驚疑不定,其中有戎事經驗豐富的將吏連忙出言,為荀愷分析說明局勢,指出當前的關鍵所在。
荀愷並非良將,連遭變故,心神已亂,但聽了將吏的勸說,也知道不能駐馬不前,墜了軍中士氣,只得重新揮鞭策馬,低著頭悶聲不響地繼續趕路。
待接近魏軍連營駐地,局勢失控的混亂場面逐漸不可控制,各種緊急軍報像雪片一樣紛至沓來。
夏侯鹹、龐會率兵平定了蔣舒、句安營中的騷亂,作亂計程車卒已經伏法,營中火勢也組織人手陸續撲滅,但罪魁禍首蔣、句二將卻不見蹤跡,不少吏士趁著營嘯的混亂脫序奔逃,營地經過人踩馬踏,內外一片狼藉,只能夠等到白天才能夠重新修繕工事、清算追回軍中逃人。
而關口則已經被蜀軍攻破,增援的爰靚部曲戰敗潰逃,甚至連將領爰靚也沒於陣中,是戰死還是被俘情況一時不明。
時下蜀漢軍隊正驅趕著魏軍潰卒衝擊魏軍連營,屢遭變故、人心惶惶的魏軍將士抵擋不住,軍隊在夜間接二連三地出現了崩潰。
還有急報說,漢城那一股蜀兵突然從城內殺出,斫營猛進,勢不可擋,一舉攻破了圍城外壘。
加上句安的心腹散作遊兵,摻雜在魏軍之中擾亂士氣,高呼“魏軍敗了”,使得久戰無功、軍心已散的魏軍將士在夜裡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再無堅守逆戰之心······
最終,魏軍在夜間大敗奔潰。
主將荀愷進退踟躕,與夏侯鹹、龐會等魏軍將士會合後毫無良策,一經遇敵接仗就被蜀漢姜紹軍隊衝殺擊潰。
緊接著,從關口的連營到圍城的大營出現了連鎖反應,在蜀軍的進攻中先後失守崩潰。
只見黑暗蒼穹之下,火光籠罩四野,宛如末世降臨、劫火肆虐,千軍萬馬在黑夜中奔逐衝殺,沔水北岸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而作為戰敗的一方,鍾會部署在漢中盆地西邊入口的五萬大軍全線崩摧,狼奔豕突的魏軍將士自相踐踏,沿著沔水倉皇向東竄逃。
···
蜀漢大捷!
如果說,綿竹一戰是挫敗了魏軍一舉滅蜀的計劃,劍閣退敵是伐蜀之役的轉折點,雪夜奪關城是拉開蜀漢反攻的序幕,那漢城一戰就是給漢中大戰一錘定音,標誌著蜀漢軍隊取得了保衛反擊戰的決定性勝利。
在句安舉事的幫助下,蜀漢軍隊以三千前鋒銳卒一舉攻破關隘、斬殺魏將爰靚,而後匯合後續大隊兵馬趁勢而進,一鼓作氣先後攻破關後連營、荀愷大營,解漢城之圍,以三萬主力當面擊敗五萬敵軍,取得了漢中大戰中最大的一場勝利。
姜紹軍作為前鋒,從夜至晝一路攻營破壘、所向披靡,破關口、斬爰靚,連取魏軍營壘十餘座,勇奪荀愷大營將旗兩面,直殺得魏軍丟盔卸甲、血流成河,前後會合苻長生、蔣斌、句安等部,名揚三軍,功冠諸部!
其中,苻長生是之前姜維派遣突圍入漢城協防、堅定守軍信心的蜀漢氐將。此戰,在城牆上防守的他率先發覺圍城魏軍內部變亂,心知乃是破敵良機,連夜請求蔣斌發兵出城,但蔣斌未得裡應外合的資訊,權衡之後不肯出戰。
苻長生得知後大怒,僅率領少量精卒出戰,只要求蔣斌在各城門擊鼓吹號、搖旗吶喊,以助聲勢。
出城後,他身先士卒、斫營猛進,趁勢殺入敵營之中,以小搏大,牽制了大量敵軍,是最先與姜紹部取得聯絡的一支漢兵。
而蔣斌是在城頭目睹魏營大亂之後才整軍出戰,參與夾攻圍城魏軍,落在後面才與姜紹軍匯合。
姍姍來遲的句安則是始終留了一點活絡心思,以少量兵卒奔走遊擊,高呼“魏軍敗了”,禍亂魏軍軍心。
同時自己帶兵遠離戰場,防止被蜀漢軍隊不分皂白一同殲滅,直到天色見曉後才亮明身份,引軍來與姜紹見面。
這一仗,一路衝殺、一路會師的蜀漢軍隊愈戰愈勇、愈戰愈強,兵勢如日中天,為大軍前驅的姜紹部也名聲大漲,被敵我各部兵馬知悉。
到了日中,姜紹奉大將軍軍令整軍更番歇息,那些連夜追擊敵軍的兵馬也陸續滿載歸來。
加上關口、漢城等地的斬獲,此役漢軍將士斬獲甚豐,旗鼓甲杖、輜重物資堆積如山,三軍將士無不歡呼雀躍。
受萬眾擁簇的姜紹免冑下馬,壯懷激烈,步行到軍前與將士們攘臂歡呼,揚眉吐氣。
快兩年了,今日才是“從軍”以來最暢快的一戰。
他翹首東顧,壯志凌雲。他已經深切地感知到,此戰過後,南鄭以西、關口以東,魏軍再無法設險阻攔,大漢兵馬大勝之後氣勢如虹,兵鋒所向、收復漢中已是指日可待。
···
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