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仁庫(第1/2頁)
章節報錯
邯鄲城四個武庫中,各有各的工種,分屬工作亦各不相同。
其中:左庫鑄甲冑,右庫行戰車,下庫制弓弩,仁庫便以刀、劍、矛、戟為主。
因去年趙國激增了幾筆國際訂單,為滿足樓煩和林胡的需求。
邯鄲右庫的戰車坊從今年開始,已和左庫一般,全部投入甲冑的鍛造。
*
*
仁庫位於大北城的西南角,遠離居民區,也是離趙王城最近的一處武庫。
仁庫的外圍四周皆築有一米來高的夯土牆。
其內正中有一個類似後世廠房一般的鑄造間,鑄造間佔地廣闊,呈長方形,房頂煙筒林立,此時正汩汩地冒著白煙。
鑄造間的四周又蓋有十數個矮小的夯土房,似是匠工的居住間。
仁庫的主造喚作歐冶博,據說是歐冶子的後人,當年也是趙國先君花大價錢從越國挖來的。
歐冶博如今已經擔任仁庫主造三十多年了,他最擅長便是鑄刀、劍此類的短兵。
趙雍腳步剛一踏入鑄造間的大門,一股熱浪瞬間迎面襲來,耳邊隨即傳來連片的叮叮鐺鐺敲打之聲。
來仁庫之前,趙雍已經下過命令了,武庫的一切工作照舊,匠民無需迎接。
戰爭在即,多鍛一把劍、多鑄一把刀,或許就可能多挽救一個趙國戰士的生命。
歐冶博此時還在赤著膀子鍛鐵,見到趙雍一行人,急忙上前稽首拜道:“老臣衣冠不整見駕,失禮了,還請王上恕罪。”
“歐冶師無需多禮,快快起來吧。”趙雍急忙上前攙扶道。
趙雍年初頒佈了一條法令,對趙國境內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免其賦稅。
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為趙國出了一輩子的力,打了一輩子的鐵,值得趙雍對其如此尊敬。
“歐冶師今年多大了,身體可還好?”趙雍扶著歐冶博寒暄問道。
侍立一旁的小宦者,機靈的拿著兩把胡凳放在了趙雍跟前。
如今在邯鄲城,無論是貴族,還是庶民,似乎早已習慣了胡凳所帶了便捷。
“謝王上賜座。老臣今年七十有三了,還能再為趙國打上幾把好劍。”歐冶博揖拜回道。
“王上,老工師身體好著呢,聽說還時常流連女閭呢。”安平君趙成對自己這位曾經的劍術老師打趣說道。
趙國的諸臣聽罷都不禁的微微側目,似乎都對歐冶博的秉性有所瞭解。
他們努力的繃住嘴角笑意,想來若不是趙雍在,此時他們恐怕早已哈哈大笑起來。
趙雍朝著身後瞥了一眼,沒想到自己三叔還有這麼不正經的時候。
不過人果然不可貌相,趙雍沒想到眼前這耄耋老翁,骨子裡還是個風流種子。
看來他也得時常打打鐵了。
“好,好。歐冶師身體無礙,寡人就放心了。”趙雍附和道。
“王上,切勿聽安平君胡言亂語……”歐冶博急忙駁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