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屯田制(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坦的原野上光影斑駁,麥田旁的馳道上兩道人影相對而坐,道路外圍拱衛著層層侍者。
“我趙國得天庇佑,今年糧食大豐。麥今年畝收應該能到一石。”趙田如實地回道。
趙雍欲變法革新,軍事上的變法已是必然的,但農政改革自然也不能落下。
不過在農政的制度上,趙雍卻是一竅不通。
無他,這個時代的單位換算和後世相差的太多,而且每一個諸侯國的計算單位還不一樣。
據趙雍所知,當今趙國的一畝相當於後世的三分之一畝,也就是二百來平方米。一石大約相當後世的七十斤左右。
統計單位的不精確,加上又混亂,怪不得後世的秦國要統一度量衡呢。
趙雍聽罷趙田說的話,心下不禁有些暗暗吃驚。
後世的小麥平均畝產才多少?八百斤左右,按照現在的單位來說也才二百多斤。
今年趙國確實稱得上是大豐收。趙雍不由得稱讚了趙田一句:“內史管理之策,功不可沒啊。”
諸國雖重視農業生產,但奈何精於此道的人才太少了。
“臣不敢居功,全賴國君慧眼識人。”趙田謙遜的回道。
……怎麼趙田這話聽著有些耐人尋味呢,趙雍心下嘟囔了一聲。
隨即趙雍便問出此行根本的目的:“寡人慾效秦國,改革農耕,獎勵耕戰,內史以為我趙國能行否?”
趙田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漢子,面板黝黑。應該是常年暴曬於陽光之下,臉上的面板此時顯得有些粗糙。但他的背挺得很直,目光也相當的銳利。若是單看外貌,趙田並無一絲貴族之相。
但他確是趙氏的宗親,乃趙桓子嫡系之後,論輩分,趙雍也得喚他一聲公叔。
若非如此,就算是趙田身兼大才,背後又有趙雍的鼎力支援,他怕也當不得這份內史要職。
也正是因為趙田的貴族出身,他才知道在趙國若想改革是何等的艱難,更妄論這等觸及貴族重大利益的變法事件。
此時趙田聽罷自家國君的話,眉頭微微皺起,謹慎的回道“我趙國的國策並不同於秦國,國君的變法之願,恐難以實施。”
在趙田看來,變法需強主且雷厲風行。雖然趙雍此時已經收攏了趙國大部分的人心。但趙雍畢竟年幼,些許貴族恐怕不會那麼好糊弄。
其實不用趙田說,趙雍自然也知道變法不易實施。
但他現在要的不是趙田的意見,他想要的不過是趙田的態度罷了。
趙雍再次強調道:“內史只需覺得可行否!”
趙田此時如何還不明白國君的意思。
趙田心下不由得暗驚,不過既然他是趙雍提拔上來的,又是趙氏出身,能看到趙國富強的機會,他心中也自是原意效仿商君。
“若國君執意變法,臣願為國君先驅。”趙田突然從凳子上起身,俯身叩拜道。
“好!有內史此言,寡人就放心了。”趙雍將趙田從地上攙扶起來。
趙雍此舉也是無奈,若是趙田不站在他這邊,農業的革新怕是將寸步難行。
昨日早朝,趙雍已經試探了一波諸臣的口風,如他和肥義事先所料,諸臣的反應異常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