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虎頭蛇尾(第2/2頁)
章節報錯
五國會葬的軍隊氣勢洶洶的行至中牟城外數里之遙,忽見寬廣的大道上激起道道塵煙,待塵煙散去,數道挺拔身影顯現聯軍陣前。
當先一渾身著甲冑的趙國小將上前喊道:“中牟都尉廉程奉我家國君之命,特來恭迎諸國使者。”
小將字正腔圓語氣不卑不亢,目光直視五國使者。
魏使見狀當先打馬出列,指著小將身後道:“吾等奉魏王之命,特來弔唁貴國先君。爾等整裝待戈,這是為何?”
聞得魏使所言,廉程面不改色回道:“使者既是來弔唁我先君,為何不見奠物?反而是氣勢洶洶帶著數萬兵馬?”
魏使被一語道破,臉色漲紅,反駁道:“我等遠道而來,這便是貴國的待客之道嗎?”
“諸君若是朋友,我趙國自會遵周禮,迎接諸使。”說道這裡廉程語氣頓了一下,隨後手握腰間劍柄:“爾等若是敵人,我趙人也非好惹的。”
“你!”魏使聽得來言瞬間怒不可赦,他沒想到趙人會直接撕破臉面,原本心裡準備的客套話還未出口便被對面懟了回來。
“牙尖嘴利的黃口小兒,今天這中牟城我等進得也得進,進不得也得進!”魏使身後一個渾身甲冑的壯漢上前大聲呵斥道。
廉程掃了一眼來人,看其相貌,甲冑的樣式,應是楚國人。
“哼!楚國是想對我趙國開戰嗎?本將也不怕告訴爾等,我趙國已與韓國、宋國結成聯盟,互為表裡,爾等真當我趙人是任人宰割之輩?”廉程毫不畏懼的回道。
聞得此言,軍中的秦、齊兩國使者皆是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前腳剛走,還未得利,後院就起火了。
楚使正待反駁,話還未出口,就見廉程接著道:“另外,越國也譴使來我趙國,越王深感和我國建交的重要性,兩國已有約定,越、趙兩國將共同抗敵!”
廉程此言一出,楚使將要吐出口的話也只得乖乖嚥下去,其內心惶惶,難道越國真的敢進攻我大楚?
“樓煩國素來與我趙國交好,我國君已譴使者會晤樓煩王,與其約定榮辱與共!”
這下燕國使者也終於坐不住了。
廉程見五國使者皆不回話,遂宣讀趙雍傳達的指令:“趙侯令,入我趙境者,需遵趙國法令,違趙法者,按趙律論!諸侯使者至多譴隨從十人,攜奠物由我趙國使一路相隨入邯鄲弔唁先君!”
五國使者見趙國重兵待客,邊境又戒備森嚴,最重要的是趙、韓、宋聯盟已成,若是此時和趙國開戰,一旦局勢陷入焦灼狀態,難免會被居心叵測之輩趁虛而入。
魏使想到來時魏王交代的話語“以會葬之名,伺機圖趙。”如今伺機圖趙是不成了,只得強攻。只是此時若是強攻怕是佔不到任何便宜。
至此五國使者遂遣散賬下諸將,獨自攜弔唁奠物,跟隨廉程入了中牟城!
……中牟城樓上,李兌看著緩緩退去的諸國軍隊,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想起從邯鄲來的路上他和趙雍的對話,臨行前他曾問道:“國君,若是諸侯聯軍一意孤行,非要帶兵闖我趙境該當如何?”
趙雍抬頭望天,悠悠回道:“若事不可為那便開戰,但寡人料定諸國必定不會做出那等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他們的敵人又非只有我趙國,他們的敵人一直是彼此啊。”
李兌看著城門下魚貫而入的諸國使者,他感覺自己是越發看不透徹自家國君了,這個少年君主究竟能帶往趙國走向何方呢,他還真是有點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