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虎頭蛇尾(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晚的寒風透過寢宮的門縫嗚嗚的叫喚著,躺在床榻上的趙雍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剛才和肥義的一番對話不禁讓他反覆思量。
羅網!這個大名鼎鼎的刺客組織難道不是後世杜撰出來的?
按照肥義的解釋來說這是一個徘徊於諸夏多年的僱傭組織,至於是何人所創,何時所立,效命於何方亦是眾說紛紜。
趙雍前世對這個時期的大事也大致瞭解一些。在他的記憶裡這個時代的應該還沒有誕生過任何成具規模的私人武裝團體,或者些什麼刺客組織。
在這個爭殺不斷的大時代無論是儒、墨、法、道、縱橫等大家,亦或者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流派無一不是依附於各個諸侯國之下來施展他們的才學抱負。
趙雍想到這裡內心不屑的嗤笑一聲。
刺殺只是小道,只可為其一不可從其二。
接下來只需嚴加防守即可,但有一點趙雍可以確定,刺客既然能繞過層層宮禁直撲趙侯寢宮而來那必然是有內應存在。
莫非是宗室子弟對他的決策心懷不滿從而實施報復?
隨即趙雍就把這個想法推翻了,趙槐等人應該還沒蠢到這種地步。現在趙國外敵當前,身為趙國宗室此時更應榮辱與共,趙國在他們的身份還在,趙國完了他們去當奴隸嗎?刺殺自己的君主,造成國家的動亂讓諸侯有機可乘?
“國君是在為剛才的行刺之事擔憂嗎。”見到趙雍眉頭緊皺蜷縮在趙雍懷裡的小越咕噥地問道。
“嗯?”
趙雍低頭瞥了一眼懷中的嬌小的身姿,下意識嗯了一聲。
“國君安心睡吧,妾身替國君守夜,寢宮外還有龐煖將軍護著呢。”小丫頭天真的說著。
趙雍呵呵一笑沒有回話,只是拍了拍她的小腦袋。
……
……
趙魏邊境,淇水河畔。
和煦的晨光自天穹揮灑而下,映照的水面波光粼粼。
河岸一側寬闊的直道上,還未消散的白雪覆蓋著青棵,一條宛如長龍般的軍旅毫無徵兆的出現在地平線盡頭,浩浩蕩蕩向著趙國的重鎮中牟城行去。
中牟城為趙國的陪都之一,要說這中牟城最初還是齊桓公為抵禦胡人所建,後歸於衛國。然衛國衰弱,中牟遂歸於晉。三家分晉之後,中牟最終歸於趙。
一百年前趙國先君趙桓子廢趙獻子,將都城從晉陽遷至中牟,代表著趙國的戰略方向由內轉外,開始朝著中原發展,意欲著趙國爭霸的開始。
然而同屬三晉所出的魏國,並不希望看到趙國的崛起,遂屯重兵於鄴城,次次阻攔趙國南下。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國的戰爭愈演愈烈,對趙國來說中牟城在地理位置上亦不符合趙國的發展。一來中牟距離趙國的腹地、邊地太過遙遠,首尾難顧,二來道路狹窄,交通實在不便。
而新都邯鄲就不同了,邯鄲城位於太行山東麓的南北大道上,向北可以到達燕國,向南可以到達鄭國、衛國、魏國等地。
在此基礎上,邯鄲周圍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遠超中牟,遂趙國在六十年前由先君敬候遷都到邯鄲,這也正是服務於趙國逐鹿中原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