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經理辦公室離開不久,楊璐便通知全廠所有副課級以上的幹部,召開大會。

會議上,楊璐宣佈了兩個事情。

第一個事情,生產部劃分為兩個部門,即高低頻變壓器生產部和逆變器生產部。

第二個事情,新聘的尹家雲副理為逆變器生產部的負責人,全盤負責逆變器生產。

理由是要大力發展逆變器,確保美國客戶那邊兩千萬美金的訂單能夠順利承接。

聰明的人,已經捕捉到了其中隱藏的資訊。

這就是總經理楊璐對生產部經理易斌和製造總監李亞虎,已經不夠信任了。

李亞虎和易斌,當然神色很難看。

但是,這是老闆的決定,他們也只能接受。

…………

對於新入職的生產副理,胡小虎表現出來了極大的熱情。

不但當晚請了鄧建龍和尹家雲兩人去外面吃了飯,還帶著尹家雲去超市裡買日用品,幫著付錢。

對於胡小虎超乎異常的熱情,尹家雲和鄧建龍的理解是因為楊璐的話,叫他們相互關照。

其實,他們不知道,這是胡小虎對尹家雲這個老上司的敬意。

但是,尹家雲的工作,註定不會是很順利。

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重大挑戰。

由於前期的逆變器品質不良率較高,嚴重影響了出貨交期。

接下來,進入緊急趕貨期。

貨物必須在月底前報關,才能趕上船期。否則,要麼走空運,要麼就得支付高額的違約費用。

那麼大宗的商品海外空運,價格極其昂貴,將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但是,前面欠下的交期太多,僅靠原有的員工,就算24小時作業,也不可能完成訂單。

好在人事部招了許多的新員工,帶來了希望。

這個產品對員工的熟練度極高,而且對品質要求也極其嚴格。為此,鄧建龍抽調了兩倍的IPQC檢查員用來管控逆變器車間的品質。

然而,生產效率的提高,還得生產部自身去想辦法。否則新員工人數是夠了,產量做不出來。

生產部經理易斌,不再管逆變器車間,這個重擔就壓在了尹家雲的身上。

這次生產任務,對尹家雲來說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驗。

如果完成了這次交期,基本上就在公司站穩了腳跟,如果完不成任務,恐怕是前途堪憂。

畢竟空運費,不是一筆小數目。

…………

胡小虎早上剛剛上班,就往逆變器車間跑。

只見尹家雲正在車間安排和排程生產。

原來易斌的安排,老員工一條線,新員工一條線。說的是不讓新員工影響老員工,其實基本等於短期內放棄了新員工。

新員工線別,由組長和技術人員慢慢培訓,慢慢磨時間,做多少,算多少,生產效率爬升速度極慢。

一條線30人,只有一個組長一個領班,兩條線一個技術員。相當於2.5個人培訓30人,進度極慢。

按照原有的安排,新員工入職前三天幾乎等於零產出,前七天的平均效率不到10%。

然而,離報關的最後期限只有13天了,必須在12天內完成生產。按照原有的進度,幾乎不可能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