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用心良苦
章節報錯
凌宇走後,齊元敬這幾天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茶飯不思。齊元敬甚至有些恨自己的這身官衣,若不是朝廷有令武將不可隨意離開自己駐地,他真想立馬衝到福建。以凌宇的脾氣,不見到趙隱娘是不會罷休的,即便是虎穴龍潭,恐怕凌宇也會跳進去。
就在齊元敬一籌莫展之際,趙子晦來了。
“元敬老弟,別來無恙啊!”一見面,趙子晦並沒有像上一次那樣擺巡撫的架子,而是客氣地跟齊元敬寒暄。
“巡撫大人在上,元敬有禮了!”齊元敬忙給趙子晦行禮。
趙子晦雙手將齊元敬扶起,笑道:“元敬老弟,本官這次來,可是有好訊息啊!”說完,趙子晦宣讀了皇帝的旨意,內容大概是罷去遊讓溪福建巡撫職務,由譚琳接任,任命於大友為福建總兵、齊元敬為副總兵,並嚴令齊元敬接到聖旨後,帶領齊家軍火速馳援福建。
趙子晦用調侃的語氣說:“元敬,本官之前罷你的兵權,恐怕你現在還恨我吧?”
齊元敬此時正沉浸在喜悅中,那還能記得以前的事,忙道:“元敬不敢。”
“你呀,可真是願望本官嘍,這一切都是張白圭張大人的主意,這都是為你好啊!”
齊元敬一聽就更糊塗了,這關張白圭什麼事?難道罷我兵權還是好事?
見齊元敬一臉疑惑的樣子,趙子晦微微一笑,將事情的前後道了出來。原來,那日趙子晦離京前,專門向張白圭請教赴浙江整頓吏治的問題。談到齊元敬時,張白圭告訴他,齊元敬是個善於帶兵打仗的能臣,一定要重用。但眼下皇帝正在清理嚴黨餘孽,齊元敬素與胡忠賢交好,如不處置齊元敬,則趙子晦沒法對朝廷交待;處置重了,又怕齊元敬從此一蹶不振。對此,張白圭出了一個主意,讓趙子晦陰面上罷了齊元敬的兵權,保留齊家軍建制。倭寇捲土重來是早晚的事,福建能打仗的武將又不多,皇帝見無人可用,自會想到齊元敬。到那時,主動授以齊元敬兵權的是皇帝,朝中誰還敢非議呢?
齊元敬一聽,當即陰白了張白圭和趙子晦的良苦用心。果然還是張白圭老謀深算啊!凌宇兩次進京拜見張白圭,看來都是我這好兄弟的功勞。
趙子晦又給齊元敬囑咐幾句福建平倭的事項,便要他速速整頓齊家軍,迅速趕往福建。
卻說凌宇離開興化城後,還是放心不下趙隱孃的安危。凌宇想,如果一旦官軍攻城傷了趙隱娘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也在其中,這樣既可以剿滅倭寇立下功績,日後為隱娘將功贖罪,又可以暗中保護趙隱娘。主意已定,凌宇又馬不停蹄趕往福建巡撫遊讓溪的住處。
遊讓溪正愁手下無將,聽到凌宇前來,真是喜不自勝。當即大擺宴席,並邀請曹攀等本地將領一起為凌宇接風洗塵。曹攀與凌宇之前雖有過節,但想到凌宇也是抗倭好手,能來助自己一臂之力,說不定自己也能再立新功,一雪前恥。眾人雖各懷心思,但此時都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剿滅倭寇。
待眾人走後,凌宇單獨留了下來,說有重要事情要向遊讓溪稟報。
“大人,這倭寇之中,有一個叫趙隱孃的,您知道嗎?”
“哼,我豈能不知?那趙隱娘用計賺開興化城門,屠我百姓,搶我錢糧,此仇不共戴天!”凌宇沒想到,趙隱娘竟讓遊讓溪恨之入骨,不由更加擔心她的將來。
凌宇道:“大人,在下要說的重要軍情就是與趙隱娘有關。您可知倭寇中配備大量官軍才有的火器?我還聽說,這次他們竟然還有呂公車這等攻城器械。”
“嗯,本官的確聽說過。不過這與趙隱娘有何關係?”
凌宇騙遊讓溪:“大人,我之前探查得知,這趙隱娘久在汪曲身邊,其實好多事情都是被逼無奈,她早有離開之心,只是被汪曲看得太近。您想啊,那汪曲之流都是一條道走到黑的主,想讓他們投降是不可能的。我們何不從趙隱娘身上開啟突破口,這樣也能瞭解到究竟是誰在背後資助倭寇。一旦查出真兇,那豈不是大功一件?”
“嗯,凌少俠說得有禮。就按你的意思辦吧,有什麼需要本官幫忙的嗎?”
見遊讓溪被自己說動了,凌宇心中一喜:“在下希望一旦日後抓到趙隱娘,不要著急處置她,在下有辦法讓她歸降。”
遊讓溪覺得凌宇果然是個有擔當的良將,再想到曹攀那些貪生怕死之徒,唉,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啊!
就在凌宇還在為趙隱孃的安危擔心的時候,意想不到的轉機來了。皇帝聖旨到達福建,遊讓溪被罷官,齊元敬升任福建副總兵,不日就能率齊家軍來到此地。凌宇當然是最高興的人,有了齊元敬,隱孃的安全就有保證,自己更能大展拳腳了。唯獨曹攀等福建將領鬱鬱寡歡,一旦齊元敬和於大友兵合一處,還有他曹攀什麼事嗎?
就在聖旨頒佈的當日,曹攀集結手下所有將士,要對興化城做最後的攻擊。遊讓溪堅決不同意,質問道:“曹攀,你到底想幹什麼?我雖然被罷官了,但譚大人一天沒到,我就還是這裡的巡撫!我不同意你去攻打興化!”
“遊大人,你別忘了,咱們福建將領至今可是身無寸功啊!他於大友和齊元敬一來,還有我們立功的機會嗎?他日論功行賞,你讓兄弟們乾瞪眼嗎?對不起,遊大人,曹某恕難從命!”曹攀不再理會遊讓溪,去校場點兵去了。
凌宇本著一副看熱鬧的心態,一言不發。見氣氛有些僵住了,便對遊讓溪說:“大人,要不我也去吧,說不定能幫上些忙。”遊讓溪無奈擺了擺手,那意思是,你去吧,我不管了。
在曹攀的一番鼓舞下,諸將又重新集結三萬士兵來到興化城下。此戰,凌宇並不看好,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倭寇近兩萬人駐紮在興化城,曹攀區區三萬人就妄想打退汪曲,無異於痴人說夢。但有些人不給點教訓是不會長記性的,除了對齊家軍凌宇是有感情的,對曹攀之流,凌宇才懶得管他們死活。
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敵我雙方都各有損傷。此時的曹攀,就像一隻急不可耐的餓狗,恨不能立馬衝上城牆吃了汪曲他們。為了激勵士氣,曹攀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積蓄,揚言誰能第一個攻進城,賞銀千兩。別說,這豐厚的獎勵連凌宇都有些心動。但畢竟小命要緊,凌宇深知此中兇險,所以一直按兵不動。在曹攀部下的持續攻擊下,沒想到,還真把城門給撞開了。曹攀見此,揮舞著大刀喊道:“弟兄們,衝啊!殺了汪曲,升官發財啊!”官兵們見城門開啟,頓時如潮水般像城內湧去。
本來龔顯也想衝進去,凌宇覺得這人還不錯,急忙拉住龔顯說道:“龔兄莫急,城門就這樣被輕易撞開,我覺得此中有詐啊!”聽凌宇這麼一說,龔顯也覺得有道理,但此時想制止曹攀已經來不及了。只見曹攀及眾部下剛進城,城門突然又合上了。凌宇眼睛一閉,心道:“完了……”。
果然不出凌宇所料,曹攀進城後,周邊瞬時火炮四起,倭寇們居高臨下,將官兵圍堵在一片狹窄的區域內,用火炮、火銃、弓箭一通射殺。官兵們哭爹喊娘,爭相踩踏,想逃逃不掉,想打又夠不著。看著將士們在自己眼前一個個倒下,曹攀自知今日必將葬身於此,未免落入敵手慘遭侮辱,他做了此生唯一一件有血性的事——拔刀自刎。
聽到城內已再沒有了哀嚎聲,凌宇叫上龔顯撥馬往回走,“唉,有些人把抗倭當成了升官發財的資本,這樣是不會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