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 金山擺在前而眼不眨(第1/3頁)
章節報錯
“文儀公的意思是說,要吾同意這南疆都護府一事?”
王連當日下午還在自家的庭院裡,聽著衛弘侃侃而談,第二日就趕來相府,面見諸葛丞相,陳述贊同朝廷設定南疆都護府一事。
衛弘前幾日才被諸葛亮打發到了王連府中說事。
聽說前日才看在太史令趙爽的情面上,勉強進入王府當中,王連一直還託病不見。
怎麼今日就讓王連跑來自己的面前,大讚特贊衛弘提議的南疆都護府一事。
只見王連甚是讚許地說道:“丞相,即便是老夫也不得不承認,衛弘此子對於南疆一事的謀劃實在是太超前了,足以使得朝廷不費吹灰之力而取用南疆人力物力,遠比如今對待南疆諸蠻邦的羈糜之策要好得多。”
諸葛亮聞言,沉吟片刻,才對王連問道:“若是設定南疆都護府,便等同於另闢一州,如今大漢風雨飄搖,雖朝堂諸公身懷報效漢室的赤子之心,但若是逆魏散發謠言,益州民心可會猜忌邊軍擁兵自重以圖割據一方?”
諸葛亮看的比較長遠,實際上自衛弘提出南疆都護府這樁事,諸葛亮就認真思考過。
此事對如今的大漢朝廷而言,利弊各半。
最大的隱患之處,就是老生常談的邊郡割據,以及由此引發出民心動盪,都令走一步算十步的諸葛亮心存顧忌。
王連聽見諸葛亮說出這話,撫著花白的鬍鬚笑著問道:“丞相可是在擔心南疆都護府日後會生出莊蹻、趙陀和士燮這類狼子野心之輩作亂?”
莊蹻自不必多說,今日單說趙陀和士燮。
秦末動亂之時,秦軍主將趙佗立即向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後來趙陀一度割據嶺南稱帝。
士燮乃是當世的趙陀,身為漢家冊封的交州主官,卻一度從服於曹操、孫權之輩,對真正的大漢皇室暗下手段。
大漢朝廷已經得到了確切的訊息,南中諸郡叛亂以及南疆蠻王孟獲進攻,都有交州士氏的影子作祟。
當然,王連將這些人列舉出來,並不需要諸葛亮的承認。
作為眼下大漢的至高當權者,諸葛亮須表現出對一切人或物的不悲不喜,儘量維持自己的冷靜,去引導大漢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
只聽王連說道:“看來丞相真的應該聽聽那衛氏小兒的謀劃了,此子倡議的南疆都護府看來是思慮日久,對於一些隱晦之處,也對老夫直接地提了出來。”
王連退後幾步,對著諸葛亮揖拜道:“若丞相準設南疆都護府,老夫建議以庲降都督李恢為大都護,寧遠將軍衛弘為少都護,而老夫則辭去相府長史與司鹽校尉府的職務,親往南疆都護府擔任長史!”
王連已經年過古稀,被先帝賜予鳩杖上朝。
如今擔任大漢朝堂權力中樞的相府長史,卻甘願前往偏僻荒蠻的南中擔任南疆都護府的長史,其中取捨,讓一向冷麵的諸葛亮都有所動容。
能夠丟擲個人陳見,全心於國事當中,王連……真乃國士也!
但諸葛亮還是笑著搖了搖頭,站起身來親自將王連扶回了席位當中:“文儀公如此稱讚衛弘的南疆提議,更願意以身作則親往南中行事,想來對衛弘的提議瞭然於心,不妨對吾好好說說。”
王連疑惑:“丞相為何不招來那衛氏小……衛弘,當面詢問此事?”
諸葛亮對此卻有著自己的考慮:“此子尚須磨礪,南疆都護府一事太過重大,非是衛弘這等小輩能扛起的。”
王連循著諸葛亮的話頭繼續問下去:“那丞相屬意何人主持南疆都護府一事?”
諸葛亮露出了一陣風輕雲澹的笑容:“文儀公都願意身赴南中,那亮又何必顧惜自身這八尺之軀呢?”
王連睜大了眼睛看著諸葛亮:“什麼!丞相是打算親赴南中?”
……
……
“南疆都護府一事太過重大,於朝廷而言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商議拍板的事情,還須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