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君臣之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們的企業文化,靠誰來傳承?不是靠工人,而是靠你們,在座的諸位管理人員!
鄧公說過,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管理算不算科學,算不算技術?算!而且是最高等級的科學技術!
沒有管理,哪來的效率,哪來的質量,哪來的利潤?”
周大林的話,鏗鏘有力,一改對待工人的大忽悠模式。
他的話,也真正說到這些部門主管的心裡去了,好多人的臉上,竟不由自主流露出來激動的模樣。
“可是,看看咱們真空泵是怎麼做的?我這裡列印了財會部的工資報表,你們做為部門主管,月工資才只有一千五。生產車間的生產工人,最高工資竟然達到了四千八百多,是你們的三倍還多!
最可笑的,這個拿最高工資的,竟然是銑刨組的,粗加工工序的工人!這簡直就是笑話!
粗加工工人用米尺測量精度,精確到的是毫米。我們的精加工工人,要精確到絲米甚至是微米的,兩者相差一百倍,一千倍。加工難度哪個大,哪個更有技術?這不是明擺著的問題嗎?當然是精加工工人!可能夠拿到最高工資的卻是粗加工工人!如此本末倒置,這個工廠能搞好嗎?”
坐在一旁的老程,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沒想到呢?他只想到誰吃苦多就應該給誰錢多了。
這就好比大路上一個撿大糞的和一個修汽車的,他同情那個撿大糞的,就給他錢多。
可是話說回來,撿大糞的要是會修汽車,他還會撿大糞嗎?修汽車的沒有撿大糞的掙錢多,他當初苦練修車技術,學修車幹什麼,直接去撿大糞多好?
真是本末倒置啊!他這麼搞工廠,難怪會出力不討好。白白送給人家錢,恨不得把心掏出來待人家,人家還不領他的情,把他當傻子!
就聽周大林繼續往下說。
“你們在座的,都是廠裡的高管。咱們雖然叫真空泵廠,是為了真空泵廠這個招牌。其實,咱們和公司一樣,應該叫臨水真空泵廠責任有限公司才對。但這樣註冊了,臨水真空泵廠這個老招牌,就不存在了。
好了,話不多說。搞工廠,都是以工資為標準,來評判個人位置的。做為公司高管,你們自己的位置都不如普通工人了,為什麼不提意見,不提醒程董?這麼著本末倒置是不對的,十分危險!”
生產部經理劉樹文嘆息一聲,首先開口說:“既然周總你說到這裡了,我就說說我為什麼不提醒吧?原先不是不提醒,我們在座的這些部門主管,別人說沒說過我不知道,反正我說過。
可是,你知道趙經理是怎麼回答我的嗎?他說,你嫌工資低,可以去車間幹工人。你看哪個崗位工資高,你就去選擇哪個崗位,隨便你挑。
他這麼回答我,你說我還能說啥?”
這個事情,坐在一邊的老程是知道的。當時他還覺得趙世豪做的對,官兵平等嘛。
現在他知道了,這樣做,把高管和工人放到一個地位上去對待,甚至把工人拔的比高管還高,會把高管們的心都傷透,再也不會和他老程一條心了!
這樣搞下去,工廠不倒還等什麼?就是不接西北化工這個大單,工廠如此離心離德,早晚也要倒掉!
就聽劉樹文繼續說:“趙經理都這樣對待我這個生產主管了,對我以下的幹部,就更不拿著當人了。生產部原來是三個生產車間,現在增加到了五個。
開始時候的三個車間主任,都是大學生,實在受不了趙經理瞧不起管理人員的管理辦法,都先後辭職走了。後來換上來的是大專生,可惜大專生也留不住。再後來,大專生不幹了,再換了技校生。技校生寧肯去車間當工人,都不當車間主任。現在的五個車間,全是沒文化的,幹什麼什麼不行,就會溜鬚拍馬的大老粗在管理。
後來新組建的兩個車間,趙世豪經理直接就任命和他走得近的兩個搬運工當主任,連生產車間乾的是什麼都弄不明白。你說,這能幹出什麼合格的東西來?”
“至於我,為什麼不走?”他苦笑一聲說,“說實話,如果我再年輕五歲,我都不肯在這裡待。我快奔五十的人了,出去也不見得好找工作。做為一個管理人員來講,重新找工作,到一個新的,陌生的工作環境裡,需要適應,要付出十倍以上的努力,恐怕才能融入人家的管理團隊。
我不想再重新來一遍了,倒不如在這裡混日子,等退休。時間長了,別的本事沒有,明哲保身的經驗還是有。只要不違背趙經理,他說的話,不管對錯都去執行,不礙他的事,我的工作就很輕鬆。所以,我選擇留下來。”
說到這裡,他頓一下,看看周大林說:“周總,從你一開始講話,我就聽出來,你是一個工廠管理經驗十分豐富的人,所以我才敢說實話。我知道我這麼幹,對不起程董,可我也只能做到明哲保身這一步。但我不會助紂為虐,故意去害程董。這一點,希望程董和周總理解。”
周大林就點點頭說:“理解。如果是我處在你這個位置,我也會這麼做。”
接著,他就話題一轉說:“所以,咱們目前最急於要做的,是改變這個本末倒置的辦法。要不然,大家心裡有怨氣,還和過去一樣混日子,睜一眼閉一眼的不負責,幹出來的產品,還是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