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吏部尚書李汝華因病去職,泰昌帝令原兵部尚書黃嘉善轉任吏部,東林黨接受了這一提議,畢竟吏部比之兵部權威更大,對於朝堂地掌控更加順手。

不過泰昌帝第二天讓熊廷弼接任兵部尚書地旨意卻被東林黨言辭拒絕了。

開什麼玩笑?

簡直荒唐!

好不容易才將熊廷弼發配到南京養老,您這一登臺,就要從新啟用?當我東林黨是廁紙啊?想用地時候心心念,用完嫌礙事了,用過嫌髒了?

所以因為東林黨地反對,熊廷弼的任命一直沒有下達,而今天的朝會,將是決定性的,成敗在此一舉!

“大人安心,只要聖上支援,沒有誰能夠阻攔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李元倒是沒有什麼多餘的情緒,只是老神在在:“東林的氣焰過於囂張,多的是人想要踩上兩腳!”

“可是時不我待啊!”熊廷弼搖了搖頭:“你覺得老奴還會給我們留出多少準備的時間?”

李元牽著韁繩默不作聲,努爾哈赤的行動是必然的,但是李元並不希望熊廷弼再次牽扯進遼東,能不去就不要再去了,歷史上,熊廷弼第二次赴遼的後果就是天啟皇帝下令,傳首九邊!

兩人說著閒話,半個時辰之後,到達東華門外,早朝的官員已經到的差不多了,各科給事中,御史,還有宮內的太監都在兩側行駛監察之責,宮門外一律噤聲,嚴禁官員私自交談,一旦給御史或者給事中抓到,就是罰銅,彈劾。更有甚者先將犯事者記在小本本上,一旦後面出事,便一股腦子全部拿出來,一起算帳!

李元此刻也跟著熊廷弼來到隊伍裡,看著高聳的城牆,不知在想著什麼。

而隊伍內,也有數雙眼睛緊緊盯著李元,看看這位聲名顯赫的邊疆大將到底是何才俊。

“這就是新任五軍都督的李定國?太年輕了吧,這個年紀,真的能夠勝任嗎?”

“聽說是萬人敵,建奴剋星。”

“殺建奴如屠狗?那怎麼遼陽城丟了?還是以訛傳訛罷了!”

“我輩以教化安天下, 與屠狗輩立於一列,實在是有辱斯文!”

“聽說是個獵戶出身,蒙學都不知道上過沒有!”

一眾官員在竊竊私語之時,黃嘉善,現任吏部尚書,也在看著李元。

黃嘉善當時就對對李元升任兵部侍郎的決定反應強烈,但是當時為了將李元從遼東調離,卻不得不妥協,現在看著李元老神在在的樣子,心中自然不喜。

“等過些日子,你這個渾水摸魚而來的兵部侍郎就會露餡了!”黃嘉善冷笑一聲:“一個區區獵戶出身,連一個秀才的名頭都沒有的賤民,怎麼能與我等進士出身,孔聖門徒並列於高堂之上?簡直有辱先賢!”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6章 誰可謂孔聖門徒?)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大明最後一個軍閥》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