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種是禁藥,按照探險隊的說法,當地宗教的巫醫會用來治病。

根據自己的‘記憶’判斷,這玩意的確在各個領域都有藥用價值,可它的副作用才是讓人頭痛的。只能先帶回來嘗試改良品種,提升藥用價值,降低致幻效果。

若這種植物失去致幻效果,它的確是一種寶貴的醫用植物,甚至是調味品。

反倒是另外一種作物,這才是他派遣探險隊去印度探險的主要目的……

群臣跟著孫暠出去,這種上朝期間突然被帶出去的情況,這三年也逐漸習慣了。

無非是路上繼續彙報,也不耽誤什麼。

“朝議差不多這樣吧!”一番彙報,植物園也到了,孫暠示意散朝。

只是在車上散朝,這感覺的確有些怪異。

大朝會是十天一次,一個月也就三次,集中處理軍國大事。孫暠覺得一個月一次完全可以,或者一個季度一次。畢竟軍國大事級別的朝議,在太平時期很少。

基本是定下一個目標,然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

最後新的問題還沒有出現,舊的問題也沒有解決,於是十天一次的朝會,就成了進度彙報會,偶爾穿插一兩件新的問題。

又不是說只有大朝會才辦公,扣除一天休沐,其他九天不都在各自的衙門辦公?

孫暠就算是皇帝,也是天天在御書房辦公的。

植物園已經抵達,三年的建設,這邊初步具備規模。農學院已經安排人過來維護,同時也在管理這裡的作物。今年開始對外開放,每三天開放一天,引得不少百姓過來檢視。

畢竟皇家的植物園免費開放,好奇皇室生活的百姓,自然好奇這裡是怎麼樣的。

“看看那邊……”到了地方,孫暠指了指前面那片白花花的田地。

眾人也看到了,只是看到這一片白茫茫的,不知道說些什麼才好。

在華夏的風俗裡面,這把白茫茫的感覺,多少給人一種不祥的意味。

“這是棉花,從印度那邊引種的。看看這花朵,有沒有覺得像什麼?”孫暠走了過去,採了一朵棉花,遞給群臣。

“木棉?”黃承彥試探著問道。

畢竟這玩意的名字叫棉花,再加上這絮狀的纖維,讓人立刻想到木棉樹的果子。那果實裡面也有大量的棉絮, 也用於作為枕頭,衣服的填充物,用於保暖。

只是木棉樹的果實產量低,於是這種‘棉衣’的價格,基本與一般老百姓無關。

對於孫暠來說,木棉的棉絮容易壓實,變形,恢復性差,彈性稍差,並且由於不易吸水,所以也不容易吸汗。最糟糕的是不具備普及性,價格很不友好。

“對,朕把這個作物取名棉花,就是參考木棉的果實。”孫暠點頭,“不過各位也看到了,棉花的產量更高,目前這裡栽培的,就是第三代品種。”

兩年培養出第三代品種,那也是孫暠花了不少新血的結果。

少不得命人把一匹棉布拿過來,群臣紛紛上前觸控,入手細膩綿軟,難得保暖的感覺還不錯,群臣立刻不澹定了。

難怪陛下會那麼緊張,這玩意若是加厚,那麼冬季保暖就有著落了!

“棉籽朕已經命人收集起來,今年列個章程,明年開始分發下去栽培!”孫暠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