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女性出仕(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是把棉籽收集起來,實則這棉花的棉籽也的確是有些多。
不僅要去籽,而且還要把棉絨紡成棉紗,然後才能織成棉布。
正是要有這過程,於是哪怕早就得到這玩意,在知道它特性的情況下,孫暠聯合工部研究兩年,把去籽和紡紗的機器給做出來。
順便進行兩輪改進,基本都是孫暠的功勞。
不過黃月英的學習速度的確很快,這個大概帶著些許印度或者埃及血統的混血女子,要說也帶著些許所謂的‘異域風情’,只是很不巧不符合孫暠的審美。
有功就要賞,於是在這三年,孫暠做了一個讓群臣抗議很久的決定,那就是允許女性進入科研和教育體系任職。
更是派人徵辟蔡琰,把她調去師範學院教學。
俸祿和待遇與男性一樣,不過享受產假,哺乳期一年內科研上衙時間有所縮短。
要說這兩個領域,也進入不到華夏帝國的行政核心裡面。
問題有了這個開頭,群臣也擔心孫暠會不會腦子一抽,徹底放開女性出仕的門檻。
畢竟這錦衣衛指揮使,可就是個男裝女性啊!
孫暠當初否定獨尊儒家,其結果就是依靠儒家上位的世家豪族,全部站在他的對立面。
這一次更厲害,所有世家豪族,全部都跳出來了。
官位就那麼多,世家豪族本身就不夠分,還要分出一波給寒門和百姓出身的考生。
再要分一批給那些女性,那得少多少職位?
更別說,原本是用於聯姻,維持人脈的族女,結果非要說去考科舉,拒絕家裡安排的聯姻……
於情於理,世家豪族都不能允許,女性出仕這種事情出現,不管是什麼職務。
自然的,黃承彥是首當其衝。他把女兒帶到科學院進行研究的事情,被認為是一切的導火索。
去年這事情鬧騰一段時間,甚至有人辭官抗議,只是孫暠何許人也?
只說呂熾身為女性,對這幫傢伙上躥下跳的表現也不爽。
宣傳部,警察寺和錦衣衛三方共同行動,逮捕的逮捕,下獄的下獄。
最糟糕的還是公開處刑,把這些人的言論都公諸於眾。
最後消停了,主要是被下面的百姓罵死了。
宣傳部的工作的確到位,這三年,已經陸續讓百姓明白什麼叫做思想。
讓他們明白,過去很多事情,本質都被那些世家豪族扭曲過。
一妻多妾的人到底少,只是在大多數人裡,拜金的也有。
認為一妻多妾制度好,畢竟就算嫁給富人當小妾,也好過嫁給窮人當妻子什麼的。
這種思想,不管什麼時代都會有。
可換個角度來說,這種思想,何嘗不是豪強們那麼多年扭曲出來的價值觀。
最後是孫暠裹挾大多數人的民意,讓這個制度可以落實,蔡琰和黃月英正式獲得官身。
這件事最難得的,是大多數百姓主動支援。而不是上面下達一個詔令,讓全天下人都被動接受。
陸續的,民間有些才女也加入到師範,還有科學院之中,女性的地位出現一定變化。
民間對待這事情,則是嚴重的兩極分化:世家豪族對自家女卷更加嚴苛,想強制推行裹腳,最後被宣傳部批評了一番,說他們指醜為美,目的是把女性改造成自己的禁臠。
民間,尤其是窮人開始鼓勵女兒去圖書館,畢竟這也是一條當官的路子。更重要的是,不少要考科舉的讀書人,也會長期混跡於圖書館。運氣好的話,還能嫁個未來的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