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多加幾節車廂呢?”孫暠追問。

“若只是單馬,那麼只能拉兩節車廂,不過只要增加馬匹數量就好。我們測試過,安全起見是五匹馬,十節車廂。”黃承彥回道。

“按照十輛板車來算,那麼基本已經足夠一個商隊的運輸需要了吧?”孫暠點頭。

“就算不夠,過一陣再安排新一輪的運輸就好。前面的列車到了減速帶停下,更換馬匹,調轉方向再回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黃承彥回道。

目前為了節省成本,都是單向來回行駛的狀態。

如果要效率,那麼可以設定雙軌,這樣一邊負責前進,一邊負責返回,這樣隔一段時間就能安排一輪列車,效率能提升好幾倍。

“測試一下!”孫暠點頭,“有興趣的,隨朕上來!”

說完也不廢話,直接跳到車廂上面。

臣子們對這玩意多少有些好奇,不過上年紀的可不敢嘗試,年輕人的卻是紛紛上來,最後一個車廂裝不完,又加了兩個車廂,馬也加了一匹。

“駕!”車伕揮舞一下馬鞭,馬匹開始跑動起來。速度很快就提升上來,基本是馬匹全速奔跑的速度。這移動速度,甚至比走單騎還快一些。

“這速度可以啊!”車廂裡面都是坐過馬車的,速度可達不到這個程度,除非屁股不要了。可現在雖然也顛簸,但可以接受。尤其車廂裡的座位是軟墊,進一步減少顛簸感。

“主要是拉了那麼多人,這速度還能這樣,倒也可以。”劉曄若有所思,這玩意用來把士卒和物資運到前線,那應該會方便許多。

正常來說,大軍一天行軍五十里,在安全區行軍,一天六七十里也可以,無非是延長行軍時間。

可車輛的速度提升不起來,這就連累到行軍的速度。

快了還不行,不小心輪子可能就會壞掉,到時候修繕又要花不少時間。

“畢竟是在軌道上行走,又有下面軟木的緩衝,所以車輪損壞的情況能減少,甚至可以把車輪做大一些,提升它的承重效果。”黃承彥解釋道。

轉眼車子開始逐漸放慢速度,中途稍微拐了個彎,顯然是進入所謂的緩衝區。這裡可能是車站,當然也有可能是休息區。畢竟馬匹也需要補水,補充豆子,甚至換馬。

沒有燒沒煮開水那麼方便,不過現階段也只能這樣。

“走了多遠了?”孫暠下車之後,隨口問了句。

“兩站之間,目前是十里的路程,畢竟只是試驗軌道。”黃承彥連忙說道。

“速度還可以!”孫暠點頭,群臣也覺得可以,畢竟同樣是十里,他們從洛陽坐馬車過來需要大半個時辰,可現在最多兩刻鐘。

短途看不出什麼,長途就算加上換馬休息的時間,那速度也非常划算。

原本三天能到的地方,可能兩天,甚至一天就能抵達,尤其還要算上人數和運貨的數量。

“以後財政預算,要加一筆鐵路建設預算,工部,稅部和刑部都要參與進來。工部負責考察線路,甚至可能還要考慮搬遷方面協調。刑部則是出臺軌道車管理條例,可能警察寺還需要組建鐵路警察,朕不希望鐵路被人為破壞,或者被人偷盜。”再次乘車返回原處後,孫暠對幾部尚書說道。

“遵旨!”三部尚書哪敢遲疑,連忙領旨。

孫暠回頭摸了摸車廂,有這玩意,南來北往就能輕鬆許多。

百姓出行方便了,搬遷的牴觸也能減少許多,畢竟回家也方便。

鐵路留給子孫後代頭痛,好歹是先把木軌的鋪設起來再說。

冶煉技術不合格,產量跟不上的時代,也只能先這樣湊合一下。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