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軌道列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孫暠得到的‘記憶’裡面,先秦存在一種長途快速,且大量運輸的手段,那就是軌道列車。
當然還有另外一份記憶,那就是鐵路和火車。
不同的是先秦的軌道列車,用的是木製軌道,而鐵路用的是鐵質軌道。
軌道列車用的是馬拉,後者也可以用馬來拉,當然也可以用一種叫做蒸汽機的東西驅動。
群臣見孫暠反應那麼大,不免也有些驚訝,到底是什麼東西讓他那麼激動。
畢竟能讓陛下那麼激動的,那肯定是劃時代的東西。上次他那麼激動,還是甘寧把南洋諸島的作物帶回來的時候。
後續幾個王國開疆擴土,他都沒有那麼激動過。
也就是說,這個軌道列車,居然和那些南洋帶回來高產作物差不多級別?
那麼一想,立刻就來興致,連忙跟著陛下過去看看。
可實際過去,才發現去的有些遠,居然還要上馬車,到城外挺遠的地方,前後也有差不多十里路左右,這樣一過去,都差不多一個時辰過去了。
“陛下,這就是按照您的要求,打造出來的軌道。考慮到地面是夯土地面,所以枕木用的是軟木,軌道用的卻是硬木,做了硬化和防腐處理。”黃承彥介紹。
只見地面上,一條雙軌躺在那裡,就那麼一段這玩意,也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木材。
當然木材是可再生資源,每年多少都會有一批木頭成材。
再說這年頭,木頭簡直不要太多,主要是採伐和運輸的成本,最多加上加工成本。
“這個軌道保守估計能用多少年?”孫暠最關心的就是這問題。
“臣估算過,如果只是放在這裡不管,五六十年都不會腐化,畢竟這防腐的材料能防蟲。可如果經常有車子在上面碾壓,可能二十年左右,就要陸續更換一批軌道。”黃承彥回道。
當然是保守的說法,畢竟也不能真就放個五六十年看看,他活不活得到那個時候都兩說的。
“就算按照十五年計算,這軌道鋪設還是很划算的。”孫暠點頭。
不管是運人還是運貨,只要軌道車運轉起來,不說利潤,只說它對兩地經濟的促進作用,以及增加的稅收,都比維護費多得多。
看了看這場地,追問道:“鋪設那麼長的距離,測試過速度沒?”
“若是沒有的話,也不敢勞煩陛下過來一趟。”黃承彥點頭,“目前就在兩個鄉之間鋪設一段,測試過三天,確認沒問題才敢彙報上去。”
“鄉民怎麼說?”孫暠有些好奇。
“這三天不斷有人過來嘗試乘坐,有真需要這個的,也有湊熱鬧的。”黃承彥笑道。
說完叫來一個小吏,把馬匹車廂拉過來。
馬是烏桓馬,按照孫暠的意思,應該重點培養體型大,耐力和力氣都挺大的挽馬。
軌道車的核心是運貨量,而不是速度。
畢竟用這個時代的板車,就算再好的馬,那木頭輪子也拉不快。
就說行軍,一天四五十里的距離,就是給後勤輜重的板車給拖累的。
官員們就這樣看著小吏把車廂套到馬背上,也有人注意到輪子,剛好與軌道契合。
“一個車廂能裝多重?”孫暠突然問了句。
“正常板車能裝載的最大重量。”黃承彥回道。
繼續裝下去也可以,能拉動,只是板車能不能承受得住就另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