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一步,自保的比重甚至比享受的比重還大。這巨大的壓力,不是誰都能承受。

就算壓力那麼恐怖,可得到的利益依然是其他階級無法比擬的。

畢竟世家豪族上奏某件事,上面給不給另外說,幾個頂級世家豪族之間互相妥協,瓜分利益無法避免。

每個階級都難,而擺爛躺平也不行,除非不想活另外說,否則徭役和賦稅也能壓死你。

只能說橫豎都要受難,那麼自然要吃最大的苦,享最高的權柄,這樣才不枉來到人世間一趟!

這次上奏,對於群臣來說只是試探,成最好,不成也無所謂,反正他們也沒損失。

皇宮有錦衣衛保護,任何風吹草動,想要瞞過那個假小子都沒辦法。

呂熾在任那麼多年,就算她故意化妝,可該暴露的還是會暴露。

問題沒有誰敢題,畏懼錦衣衛是一方面,二則孫暠和呂熾的緋聞一直都存在。

以前說是兩人有龍陽,現在看來呂熾可能是孫暠的外室。

就孫暠的脾氣,別說死諫無效,到時候直接批准女性入朝為官,那才是虧大發了!

錦衣衛繞不開,皇宮的一舉一動就無從得知,幾個國戚就成了重點被拉攏的物件。

最好,當然還是自己成為國戚。

“好了,知道你們等得不耐煩了!”孫暠看向群臣,“從上朝開始,不少人都憋著不敢說,是官制改革的事情吧?!”

“…………”群臣沉默,反正他們什麼都沒說。

“對,改制!三公九卿制自秦末施行至今,已經有些不合時宜。硬要說為什麼,只能說在場的各位,包括朕在內的,都已經已經不是‘天生的貴種’了。”孫暠戲謔的說道。

三公九卿制,制定時期是先秦,當時受春秋戰國士大夫階級的影響,貴族是有種的,生下來就是貴族。

這個制度,有對貴族妥協的部分,所以三公的權柄很大。

大到什麼程度?

三公聯名,都能讓天下諸侯群起討董清君側的程度!

那要不要,改天你們再聯名,清自己的君側一番?

更別說漢代本身,就是建立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基礎上的。

大家都不是天生的貴種,老子是皇帝,那自然是要進一步加強集權,而不是要分權力給你們!

改制的初衷,說到底就是那麼一回事。孫暠說完,腦子沒毛病的,基本都聽出來了。

可就算聽出來也沒轍,最多隻能感慨,手裡的權力有要被分薄出去了。

主要也是習慣了,自漢靈帝開始,就已經加強尚書檯,分走三公九卿的權力。

這就使得,三公不管怎麼換,朝政都不會受到影響。

西園賣官那段時間,隔三差五換一個三公,賺了不知道多少。

官員們已經習慣權力分出去,尤其孫暠登基一來,尚書檯的權力又進一步加強。

本來就是那麼過來的,好像再分也分不到哪裡去。

“另外你們也知道的,本朝工商發展迅速,再加上海軍也是新東西。只靠原本的官制,會出現某衙門權力過高的情況。最後就是尚書檯,尚書令的權柄過高,繼續下去三公九卿都不值錢了。”孫暠看向群臣。

群臣在這個時候,居然有種感同身受的錯覺。

不如說,尚書令權力過高,他們是真的酸了。

“朕打算改革官制,推行三省九部制,現在和大家說說具體安排……”孫暠開始進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