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三省九部制(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元199這一年,註定是非常平澹的。
內部沒有敵人,也沒有軍事活動,百姓尤其是前線的百姓,開始重新感覺到和平的到來。
各地都在進行戰後重建,大量的資金投入出去,以至於除了遷都和改國號有些騷動之外,華夏帝國在這一年只能用‘風平浪靜’來形容。
對於百姓來說,經過近十多年的戰亂,更喜歡這種平澹。
臨冬前,洛陽的主要建築修繕修繕完畢,修繕速度之快,讓懂行的人震驚不已。
不懂行的,大概就算是隔一天就完成,都會嫌慢。
洛陽目前還算不上繁華,不過各地的富商都匯聚過來,帶來五湖四海的商品。
各地的豪族,也想方設法在這裡買地建房,畢竟天子腳下,所有的資源都是最好的。
這裡有最好的醫院,學校,圖書館……同時,這裡也是勳貴和官員們匯聚的地方,任何想要上進,改變家族命運的,都無法忽視這裡。
“聽說了沒,陛下要取消三公九卿制……”皇宮之中,官員們交頭接耳,開始議論紛紛。
預料之中,卻在情理之內。孫暠能修改國號,甚至摒棄傳統取名規則,改革官制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重點不是改不改,而是怎麼改的問題。
不過也並非沒有蛛絲馬跡,畢竟尚書檯的權力,在孫暠登基開始,就一直在加強。
不少人都說,陛下是要廢掉三公九卿,只保留尚書檯。雖然只是傳聞,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未必沒有可能。
一時間三公衙門的官吏,多少有些糾結,若三公九卿被廢,他們又要被調到哪裡?
“不要慌了陣腳,陛下就算改制,三公九卿自然會有安排。”張昭倒是顯得比較佛系,主要是勸不了孫暠,那還不如靜觀其變。
這時候上跳下竄厲害了,給錦衣衛的知道,說不得才是真要倒黴了。
就算這樣,對於未知的官制,官員們還是多少有些無法澹定。
心裡默默祈禱,陛下不要改得太離譜,這樣要適應新的崗位,可是會很麻煩的。
類似的情緒不斷髮酵,直至新一輪的大朝會,不少官員的臉色,就如同便秘一樣。
想要向陛下發問,又不敢發問。
“後宮擴充的事情,先放一邊……你們以為朕有幾個腎,能照顧多少個妃嬪?”孫暠不管,只是就官員們的上奏進行批覆。
要說自己後宮人數也不少,不算張瀅這個皇后,有二喬,曹璨,公孫婷,蔡氏和甄宓六人。
要說自己也沒有收集癖,更不打算學秦皇,把各國王女都收入後宮。
自己幹不動,整天看著她們哭哭啼啼的找優越感,這有病吧?
下面的臣子不說話,上奏要擴充後宮的,大部分都有三個想法:
首先就是這年頭醫療水平不行,孕婦可能會難產而死,孩子也有可能夭折。
為了保證有皇子能健康成長起來,多生幾個很有必要。
其次就是想著借擴充後宮,讓自家女兒成為嬪妃,達到成為國戚的想法。
最後也是最齷齪的,自然是希望孫暠沉浸在溫柔鄉,從此對朝政漠不關心,這樣他們才能掌權。
當然華夏帝國的官員,對這個不太指望,更多是指望孫暠別那麼勤快政務,他們也能鬆口氣。
“朕精通醫術,更懂得道家養生之法。更別說,如今膝下已經有三個皇子,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他們三人必然會健康長大。充實後宮的奏摺,以後就不要遞上來了!”孫暠訓斥道。
當然也的確存在特殊情況,就是非自然死亡。
歷朝歷代,多少皇子死於非命。主要還是捲入宮鬥,又或者派系之間的爭鬥。
也就是因為這樣,才需要錦衣衛的存在,除非錦衣衛本身都被收買了。
說到底越往上位置越少,分到的利益越多,自然盯著這個位置的人也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