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氣盛,說出話很正常。

既然劉協已經打算當沒說過那句話,就應該配合點裝湖塗。

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眼看後續沒什麼重要的事情,劉協回到‘後宮’。

卻渾然不知道,大部分的政務和軍務,已經被董承,楊彪和曹操‘分擔’出去。

大概劉協也不清楚,一個皇帝每天到底要面對多少政務和軍務。

只是下面的人,都很默契的什麼都不說,反正陛下還小,幫幫忙也是應該的。

只要不是什麼,關係到社稷存亡的大事,基本‘能幫就幫’。

“陛下,今天怎麼回來那麼早?”劉協沒有去寢宮,哪怕伏完的女兒伏壽成為皇后,他對這個表親也不太感興趣。

最後,朝著書房方向過去。

他很清楚,身為皇帝的自己還很稚嫩,也更清楚,放眼望去整個朝堂之上,居然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物件。

那麼,就只能加強自己的學識,最大限度的避免上當受騙。

為此他給自己找了個先生,雖然是個‘女先生’,便是蔡邕的長女,蔡琰。

“每天的政務就那麼點,朕解決起來並不難……”劉協隨口說道。

蔡琰聞言也是澹澹一笑,身為君主,每天要接手的政務怎麼可能會少?

就說她當尚書郎的父親,每天經手的政務就不少。

只是把真相告訴劉協的話,也不現實。

一個十六歲的孩子,讓他接觸那麼多的政務,怎麼忙得過來?

若是積勞成疾,出了事情怎麼辦?

伏皇后倒是爭氣,三年內為劉協生育兩個皇子。

只是皇子年紀還小,十五年內若劉協出了事情,大權怕是又要旁落到權臣手裡。

“陛下天生聰穎,些許政務,當難不倒陛下。那麼,是否要繼續昨天的課程?”蔡琰詢問。

“朕這次過來,就是為了此事。”劉協點頭。

蔡琰當即放下手中書本,拿出昨天的教材,開始為劉協上課。

她學的是正統的經學,這玩意帝皇涉獵就好,本不應該專精。

不過蔡琰記得父親說過,陛下可能是大漢最後一個皇帝,學那麼多帝王心術沒意義。

多學些經文,道家典籍,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即可。

現在跳得越厲害,以後的下場越不好。

也正是蔡琰的敦敦教導,劉協和歷史上有一定的差別。

“先生,這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嗎?”半個時辰之後,劉協突然問了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當然是大漢的天下。”蔡琰回道。

“為何大家各自為政,根本不把朕放在眼裡?”劉協低聲問道。

蔡琰有些惻隱,她知道劉協說出了真心話。

猶豫一陣,勸說道:“陛下,權力是爭取來的,不是等來的。您要讓他們信服,當拿出所有人都服氣的成績……”

------題外話------

對,蔡邕既然沒事,那麼蔡琰當然也沒事。

只希望在蔡琰的教導下,劉協能別那麼跳。

好嘛,看來我調整不了作息時間了……這作息規律感覺更怪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