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蔡琰(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孫暠造反……”劉協皺了皺眉,一般來說,有人造反,那麼當然就號召天下忠義之士共同討伐之。
可轉念一想,沒有了袁術的淮南,只剩下兩郡的呂布,正在被攻打的劉表。
唏,劉協倒吸一口涼氣,突然發現好像淮河以南,似乎已經沒有能制衡孫暠的勢力。
至於交州,就那個地形也不能指望什麼。
話說回來,交州刺史吳巨,好像是劉表任命的,朝廷還沒有正是詔封過。
劉協突然意識到,好像就算是漢室宗親,也有自己的算計。
往好的方向說,這是事急從權。
往壞的方向說,就算是宗親,也在謀劃著割據獨立。
真就等著他死了,然後順勢登基稱帝對吧?
有劉焉和劉章的情況,劉協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好像已經沒什麼人是自己可以信任的。
“陛下,孫暠若打下荊州,交州距離淪陷也不會太遠。算上豫州和徐州,基本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到了這個時候,若陛下將他逼反,那麼他大概不介意,把曹司空的勢力也給吃下來。”蔡邕奏報。
要說也從鬼門關走過幾次,他也逐漸看開了。
主要是欠老細陽侯一條命,能幫就幫。
“的確,兗州乃四戰之地,更別說潁川隔壁的南陽郡,就有董卓餘孽張繡盤踞。當務之急,還是保證許都的安全。同時若說妄開戰端,袁紹和公孫瓚也難辭其咎。”曹操出列補充。
“非也……”楊彪出列,“公孫瓚擅殺幽州牧,竊據幽州,本來已經是大逆不道。袁紹發兵征討,反而佔據大義的名頭。”
“然後順便派兵,把幷州佔據下來?”曹操懟了回去,楊彪到底站那邊的?
“那也是南匈奴反叛,需要有人鎮壓。”楊彪懟了回去。
南匈奴的確叛亂,甚至殘害老單于,只有左賢王於夫羅,右賢王呼廚泉在外。
本來兩人請求朝廷,出兵幫忙平叛,可當時為什麼調動南匈奴,就是為了讓南匈奴前去幽州平定張純叛亂。
大漢自己的爛攤子都沒搞定,如何能解決南匈奴的爛攤子?
最後於夫羅和呼廚泉就組成流浪軍,可南匈奴本身,既然已經叛亂,那麼當然也要劫掠地方。
幷州沒有刺史,也沒有州牧,各郡各自為戰。
袁紹派兵平定騷亂,把各郡太守團結起來,這事情怎麼看,都是有功無過。
“好了!”劉協覺得煩躁起來,大漢成了這樣的爛攤子,他這個去年才開始學著主政的皇帝,要如何解決?
尤其麾下的臣子,還分成好幾個勢力,互相攻讎(chou)。
深吸一口氣,說道:“也就是說,孫暠的那邊,我們不僅不能責罰,還要安撫一番?蔡尚書,您來說!”
不想再看楊彪,董承和曹操的嘴臉,劉協看向蔡邕。
“孫暠守衛了徐州,討伐了袁術,應當嘉獎。只是身為左將軍,未能約束部下,難辭其咎,也應該責罰。”蔡邕分析。
《控衛在此》
群臣聞言也就笑笑,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總不能,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劉協詢問,多少也有些不滿。
“非也,嘉獎的是孫暠,而責罰的是孫策,這點臣覺得應該分清楚。”蔡邕回道,“孫暠討伐袁術有功,可任命為揚州牧。他本來已經總攬揚州軍政大權,刺史也好州牧也罷,分別不大。可孫策有過,孫暠失察,少不得要告戒幾句。至於孫策本身,責令立刻收兵返回廬江,否則就地免職。若拒不奉旨,當詔令孫暠討伐孫策。”
“好主意!那徐州的事情,就揭過不提了?”劉協還是有些不滿,劉備剛來投效,之前已經任命他為徐州刺史,再出爾反爾可不好。
“陛下不是已經詔令徐州刺史,與曹司空討伐呂布了嗎?”蔡邕反問。
劉協恍然,揭過後面那句不談,那事情還有迴轉的餘地。
讓曹操和劉備聯軍,去攻打呂布。
哪怕只是奪回三郡,也還能接受。
劉協看向曹操和劉備,兩者當即領旨,至於讓孫暠讓出下邳和廣陵兩郡的事情,絕口不提。
人非聖賢,尤其劉協今年也才十六歲。
就算這年頭的人多麼早熟,這依然是個半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