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孫堅的下葬,‘江東猛虎’的傳說,終於落下帷幕。

按照與朱治的約定,孫策遷居江都那邊,同時也是給孫堅守孝。

此時,已經是初平三年春。

“第一次見到你,就覺得不會久居孫堅之下。現在看來,我還是有些眼光的。”

孫暠府上,書房之中,有一俏郎君來到孫暠面前。

此人姓呂名熾,年不過十七八,一年前為孫暠招攬,協助管理家中產業。

“若伯父還活著,為了孫家的未來,我可以為他效力。很遺憾他去世了,我不懷疑伯符能帶著孫家再度崛起。我只是更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孫暠翻看著賬簿,去年的收入已經上來。

經過他的提點,還有呂熾的運作,家中的收入明顯提升。

便是認可呂熾的辦事能力,才把商行的事情交給他負責,自己則選擇從軍。

說到底,他可不希望和孫靜一樣。

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為孫家輸血的事業上去。

“只是,孫策那一脈,可不像是擅長經營的。”

呂熾提醒道,孫暠要上位,就得有人負責輸血。

孫策那性格,可不像能耐下心思經營的。

“這也是我把你叫來的原因,我希望讓仲異,在你手下學習三年。”

孫暠當然明白,如果非要有人犧牲自己,孫靜算一個,弟弟孫瑜算一個。

今年才十六(虛)歲的孫瑜,也練武,不過本身更喜歡讀書。

既然從文,參與族產的經營也挺好。

這讓他想到李典,本來不喜征戰。

奈何自父親和兄長陸續去世,也不得不接過父兄的部曲,成為一名武將。

某種程度來說,孫瑜和李典有些相似。

呂熾聞言,臉上增添幾分喜色。

他志不在商賈,孫暠顯然也注意到了。

再說,以外人負責孫氏族產,雖然主事人是孫靜,也難免被人詬病。

“善!三年,我讓他能獨當一面。只是三年,若你達不到那個高度,呂某隻能告辭。”

呂熾當即表態,當初願意幫助孫暠,只因為其對自己有救命之恩。

不過幫忙經營四年,已經算是仁至義盡。

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打算被商賈的事情耽擱。

“少主,細陽侯嫡孫岑溪來了,就在大廳!”

老管家這個時候過來彙報,孫暠在家裡等的這幾天,便是在等此人。

去年三月,有孫暠隨行的商隊,救下一夥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