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去世後,孫暠曾慫恿孫策‘自領’長沙太守。

奈何孫策否定這提議,帶著孫堅的靈柩回到富春。

只待喪事辦完,便入土為安。

“我打算遷居江都,為父親守孝一年。”隨著孫堅入土,孫策也說明他的打算。

早些時候,孫堅部將朱治,便帶著兵馬前往徐州幫忙平亂。

孫堅南下人數進一步下降,這才只能令黃蓋北上支援,可惜還是晚了一步。

朱治在徐州,聽聞孫堅過世的訊息,就寫信過來,希望孫策過去一趟。

正好孫策也需要找個地方調整心態,便應允下來。

他現在是白身,白身要重新起家,何其之難?

“伯符,你去哪裡居住都可以。只是下面的將士,他們又該何去何從,俸祿怎麼辦?”孫暠當即出面。

不解決這個問題,孫堅的部眾就要從官兵,變成私兵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歷史上孫堅舊部會到袁術麾下,而不是跟著孫策去江都。

在袁術麾下,還能維持將領的身份。

以後孫策若無法起家,還能拉他一把。

若全部都跑去當私軍,孫策要起家就更難了。

“兄長可有指教?”孫策想了想,覺得也的確有這個問題。

主要是聽出來了,孫暠有別的想法。

當初建議他自領太守之位,其實就不難看出。

“數月前,家中商隊救下細陽侯之孫。細陽侯出於感激,託關係舉我為孝廉。如今,便打算走細陽侯的路子,先當個縣令什麼的,再做打算。”

孫暠當即表態,孫堅若活著他可以不爭。

之前就想過,孫策固然有足夠的人格魅力,性格缺陷也很明顯,只適合當將領,不適合當君主。

至於孫權,與其屈居其下,還不如自立算了!

當他意識到這個的時候,念頭頓時通透起來。

是啊,為什麼我不能成為孫吳的建立者?!

“伯彥,你想當族長?”孫河意識到情況不對,當即出面。

孫策的確是第一繼承人,族長卻並非由某支子弟專門擔任。

孫暠也有繼承權,或者說大家都有!

只是孫家到底不是什麼高門大戶,資源並不多。

自然是誰能給孫家帶來發展,誰來當族長。

“我想當族長,也必須當族長!伯符,你要守孝,而天下局勢動盪,群雄割據,越晚起家越難起家!”孫暠點頭,既然已經決定,那麼就不會再退縮。

“我也不是非要當族長……”孫策回了句,讓一旁的孫權和孫翊都不免動容。誰知道話鋒一轉,“你我都是習武之人,且比試一場,誰贏誰當族長,如何?”

孫暠早有預料,自是應允下來。

兩人就這樣來到比武場,在架子上拿下武器,擺開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