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霸道至味,春江花月(2)
章節報錯
程子華輕笑一聲,說:“所以就算有很多人罵那個卡多種豬繁育公司,甚至長年有地方保護者以及各種行業協會在他門口拉橫幅示威抗議。我本人還是覺得他做得對。最起碼能夠保留了卡多這型號的豬種。而且還能夠讓人們很方便地就可以在家門口買到來自雙牙山區的豬肉進行烹飪。”
阿倫說:“對啊。購買渠道很重要!一般人哪兒來這麼多時間啊……再加上一個資訊繭房的問題。現在資訊是比從前發達了,可大資料讓大部分人的知識面比從前越來越狹窄了。以前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現在是人在刷手機只看心頭好。就比如說今天這樣子。地方雖然我熟悉,但你們點的菜,我愣是一個都沒有吃過。你們說,同一個飯店,同一批師傅,怎麼就跑出兩種菜來呢?就更不要說,茵茵提起的那種散養山中的好豬了。”
斜斜地看著他,眉梢嘴角盡是調皮笑意,林佳茵問:“那如果有人在你家附近賣的話,你會買麼?”
阿倫思忖著說:“除了節假日聚餐,平時我自個兒不開火做飯……但我很樂意為它打廣告。”
林佳茵咯咯笑:“口碑嘛!”
阿倫也跟著笑:“對對,口碑!”
門這時開啟了,劉師傅重新露面,竟是親自上菜。又熱又甜的奶香氣撲面而來,林佳茵喜歡甜食,頓時來了精神,伸長了脖子,嘴角揚起笑容,高聲說:“哇,這是什麼點心?好香!!”
把那碟頗有分量的點心放在桌子上,轉到了程子華面前,劉師傅笑著說:“細妹問了個好問題,就是劉叔叔要考你們的。”
程子華扶了扶眼鏡,說:“這是我點的奶油百篇糕啊?這架勢,看著像……拿破崙似的?”
還是保持著臉上和藹可親的笑容,劉師傅搖了搖頭:“看來我白高興了。以為來了一個識家,能認出我好不容易復原出來的傳統點心奶油白篇糕。”
很是難得地,程子華眼底閃過一絲慚愧之色,說:“我是看著名字獨特,所以點了的。也是抱著嘗新的意思。實際上確實孤陋寡聞了,不知道這道點心有何來頭?”
劉師傅微笑著說:“先嚐嘗,不就知道了?”
這話正中下懷,那奶油百篇糕確實又熱又香,香味陣陣傳入鼻子中,明明都吃得七分飽了,聞著味道,仨人還是不爭氣地都餓了。劉師傅親自佈菜,一人夾了一塊,分量十足,滿滿當當地塞滿了碗裡。程子華樂了,說:“分量好紮實啊,這不是一兩塊就飽了?”
劉師傅說:“這種點心盛行於80年代,那會兒剛改革開放,普遍缺油水。除了追求味道之外,還的分量紮實,不然跟現在是的碟子比臉大,裝盤比拳小,會被食客掀桌子的。這是其一,其二……”
說到這裡,一個急剎車,笑容變得意味深長,環視了一週,說:“這第二個原因,就得考考在座各位了?前面的獎品是詩房菜哦……”
聽著劉師傅哄幼兒園小孩似的軟萌語氣,林佳茵又無語又好笑,嗔怪著說:“這是吃飯呢還是考試嘛……行吧,我來說答案。這道是送分題啊,這碟糕,是放在大號的竹蒸籠裡蒸熟出籠之後再分切出來的。做這種點心,如果分量小了反而味道不夠,香味出不來,達不到香濃甜蜜的效果。這道理就跟我們熬湯底,燜牛腩一樣……”
她這麼一說,程子華就明瞭了,恍然道:“我明白了,分量上足夠,才可以得到完美的味道。在西廚中,有句諺語‘大鍋食物,小鍋精奇’。在法國一個著名的米其林餐廳裡,有一道非常著名的烤蘋果派,號稱一百多年來配方沒有絲毫改變,就連烤蘋果派的那一批專用鑄鐵迷你平底鍋,也是開店伊始即保留,上面還有創始人手寫簽名的徽章。”
“我曾經有幸進去後廚看過大師是如何製作這道蘋果派的。把檊好的餅皮貼入了平底鍋內,每個鍋剛好能放下一個蘋果,蓋上蓋子翻轉烤制,一個鍋一個派,而那迷你鍋只有成年男子掌心大小。和我同行的另一位名廚嘗過了味道之後,卻對它提出了異議。”
林佳茵不明白地問:“一果一派,多好啊,有什麼異議呢?”
不知什麼時候居然已經把自己面前那份紮紮實實的奶油百篇糕吃得精光, 程子華呷了一口熱茶,才開口說:“那位名廚說,蘋果派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特殊意義的甜品,又叫‘老祖母的愛’。小的時候回到老祖母鄉下的農場裡,和一大群堂兄表弟們瘋玩,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廚房裡飄出香甜的水果香、奶香,飄得到處都是,引得牧羊犬一個勁地叫。孩子們就蜂擁嬉笑著跑回來了,慈祥的老祖母這時微笑著端出了烤好的蘋果派。”
“這種蘋果派,直徑差不多兩尺,厚厚的餅皮,有時候可能會奶放多了,有時候可能會糖放多了,比例不算精細。上面打著圈圈擱滿了新鮮蘋果,都切了塊,蘋果個頭不一,所以蘋果塊也是大小不一的,乃至甜度都不一樣。新鮮出爐,得用小鏟子剷起來,一人分一塊,拿到手裡還燙手,吃到嘴裡一不小心還會燙到舌頭,得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地吮吸已烤化了果泥乳酪……這是大部分成年人關於夏天和童年最溫暖的集體回憶。”
“而米其林餐廳裡追求味道到極致的精緻蘋果派,好吃是很好吃,僅限於一道美味。遠遠沒有大蘋果派那麼充滿了感情。如果說小蘋果派讓人吃了驚歎,那麼大蘋果派,足以讓某些經歷頗多的成年人吃了流淚。”
難得聽程子華娓娓道來,時而抑揚頓挫,時而切切動情,林佳茵都驚訝了,說:“老闆這是越來越有人情味了呀。其實好多時候真的就這樣,惦念一樣食物,是懷念那時候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