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茵再取隨湯一起送進來的細鹽末,均勻撒在了蹄花肥肉上,一口吃下。

程子華看著都驚呆了,林佳茵看著他倆說:“老爸說,多吃肥豬肉,可以長記性!老闆,你要看那麼多書,肯定需要這個!”

她的目光對上阿倫擺明不信的眼神,很是堅定地點了點頭:“我是說真的!絕對不騙你!”

倆男士還是遲遲不動,林佳茵繃不住,“噗嗤”笑出聲來,說:“好啦,說正經的,這種肥肉,是養了足足快兩年的靚豬肉,這種豬的肥肉是不會帶著尋常肥肉的腥臭的。反而是一種甘腴香氣。久煮爛了,則入口即化。傳統粵菜裡,有一道名菜叫做‘春江花月’,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阿倫說:“我猜一定跟肥肉有關。只是怎麼做來著?這玩意兒,我聽老人家說,現在人不喜歡,從前缺肉吃的年代,是寶貝。憑票供應那會兒,都搶著買肥肉,瘦肉沒人要的。”

林佳茵說:“原材料不用猜,明擺著的啦。關鍵是做法。”

程子華扶了扶眼鏡,面無表情地說:“你就別賣關子了,直接說吧。”

很是有些得意地笑著,還揉了揉自己鼻頭,林佳茵說:“這道菜啊,就是用長了一年以上的散養豬,切了背上的那一條肥肉,半點瘦的不留,切成薄薄的一片。山泉水滾開,只放一片姜,兩條蔥白,等水開了之後,把肥肉投入鍋中,熟了之後撈出來,看起來如同皎潔無暇的月亮,甚至散發著淡淡的光暈。沾一點點鹽花吃,爽脆甘美,無與倫比。這是粵人吃肥肉的最高享受。”

阿倫有些艱難地吞了口唾沫,說:“聽起來有點膩……怎麼這種粗鄙菜式,反而成了老饕粵人的心頭寵?”

程子華搖頭道:“你沒聽她說麼,要養一年以上的散養豬。如今的豬一般是150天到200天出欄,能夠養到200天的,就算是老豬了。且終身關押,缺乏運動,吃的是飼料,那樣的豬肥肉必然帶著腥臭,不能用來做‘春江花月’。散養的豬,自個兒拱土啃草,晚上回到家裡,還要找補一頓米糠豆餅或者潲水,養了四五白天之後,肉質緊緻,異味盡消。是最上品的食材。”

林佳茵笑眯眯地說:“老闆,我們也算是把一頭豬給安排明白了哈?”

一邊點著頭,一邊自己也品嚐了一下豬蹄花的味道,程子華嘴角邊的笑意越發濃厚:“果然味道很好。只是外形嚇人,吃進嘴裡,跟果凍似的。我想起來了,豬真的是人類好朋友,全世界老饕的福音。可惜,離了亞歐大陸,就沒有像樣的豬肉菜吃了。工業化大農場飼料喂出來的豬,吃起來就跟豬飼料似的……”

林佳茵好奇地問:“老闆,我知道國外殺豬都是集中屠宰不放血的,不過好歹豬品種不一樣的話,應該也有一些好吃的品種吧?”

扶了扶眼鏡,程子華思忖著說:“在雙牙兩國交界處,有一處小小的山脈,那邊倒是真的養著一種黑皮豬,論外形和體型,乃至肉質口感等等,很接近我們雷州半島一帶原始的那種黑毛花皮矮腳豬的。我甚至有理由懷疑,這倆壓根就是同一品種……當地人叫‘卡多’。卡多們和做火腿的黑毛豬也有親戚關係,但養得稍為粗糙一點。做火腿的豬吃橡實,卡多的伙食裡多了些糧食和飼料。”

“我那時候遊歷歐洲,到訪雙牙山區,當地人盛情邀請我吃烤肉。直接殺了兩頭豬,大卸八塊。把村民們平時吃飯用的餐桌板拆下來……原來當地盛產石頭,餐桌桌面都是整塊打磨光滑的岩石。然後把岩石餐桌拼在一起,底下烤火,血淋淋的豬肉直接放在岩石上烤,烤得滋滋冒油,吃法極其霸道,味道極其難忘。”

閉上眼睛,程子華陷入了回憶中,嘴角盡是笑意:“在玉米地旁邊的山野裡瘋跑長大,連狗都追不上的黑毛豬,新鮮活殺之後被烤熟的味道……讓人一輩子都忘不掉啊!”

遞給他一張紙巾,林佳茵說:“老闆,擦擦口水……”

當然她只是開玩笑,口水並不存在。程子華睜開眼睛,眼神清定,林佳茵說:“那挺好的啊,比大農場的那種飼料豬要強多了。”

很是有些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程子華說:“那是之前的好光景了。現在那個地方被資本發現了,簽約了協議。正兒八經的把種豬引了出去,也變成了精飼料餵養的農場。我有個合作伙伴是專營飼料的, 餵養卡多的核心料都從我夥伴那兒出去。我前陣子跟他聯絡,問到那些豬如何,他只跟我說了一句中國諺語——”

“是什麼?”

“現在是蛇骨賣出了龍肉價。”

林佳茵訝然而笑:“一個老外,竟然懂得引用中國諺語?還會做飼料?”

程子華說:“他是華人,出外創業淘金成功的那種。”

林佳茵這才知道自己會錯意了。阿倫說:“那飼料豬的話,就味道就差很遠了啊……也能賣得動麼?”

程子華說:“養卡多的公司做了個嘗試,就是把雙牙山區裡的農民傳統餵養卡多的配方,和現有的飼料生產技術結合在一起,做了個最佳化。再加上種豬保育做得好,保證了卡多血統純正……所以,在一大部分豬掛上了卡多名號,量產至各大菜市場和超市之外。倒還真的保留了一小部分的好豬,專供老饕和精貴客人享用。”

停了一停,呵呵一笑,程子華說:“這個公司,是把人分三六九等,豬喂高中低檔,玩得明明白白啊。”

無意識地用勺子輕輕攪撥著自己碗裡喝剩下的小半碗湯,林佳茵若有所思道:“我們吃虧,是不是就吃虧在這一點呢?你要去找卡多,有跡可循,名聲在外。但要找到‘春江花月’的好豬,講究的更多是緣分。就算找到一個當地地頭蛇帶路,豬長得不理想,也是沒辦法吃到的。當然啦——凡事最怕有心,如果刻意去找,必須可以找到。但問題又來了,現代人那麼卷那麼忙,誰會刻意去找幾片肥豬肉?”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