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藥陳皮,定製熟普(2)
章節報錯
區明先凝重道:“麥總不愧是內行人,真知灼見。難得的是直言不諱,有一句說一句。好多老狐狸總把什麼‘交淺言深’視為大忌,唉,還是你們年輕人好!”
“不好意思哈,我扯遠了。其實你一句句全都說到點子上了。我因為長年有演出任務在身,不方便親手打理,但平時又喜歡講飲講食,所以打了本錢,和熟悉餐飲經營的內行熟人一起開了這個飯店。一開始一切順利,漸漸地,生意越好,這處地方儼然成了下金蛋的母雞,矛盾就來了。”
“就比如……剛才的那份金煎包。又叫香煎百菌包。小時學戲的時候,這種包子,都是逢年過節才有的吃的。一群師兄弟齊聚在師父家裡,師孃備好了料,大家圍在桌子旁邊,齊心合力,和麵,做餡,包包子。每個人包出來的形狀都不一樣,最漂亮的,是我師妹蘇思梅和師孃的。師孃的個大飽滿,鼓鼓的,十八個褶子半個不少。思梅的小巧玲瓏,形狀多變,貓貓狗狗、刺蝟蘑菇、月牙星星,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她做不到的……”
林小麥聽得津津有味,逮了個空子問:“那師父呢?也一起動手?”
搖了搖頭,區明先說:“師父和大師兄在書房裡,開小灶。”
“哇,那豈不是大小眼?不公平?”林小麥頗不服氣道。
“哈!”區明先說,“可每個人都覺得這麼做是天經地義的,畢竟功力不到,師父不會亂開小灶。換句話說,功力不到,師父給你開小灶,你也學不會。功力到了,師父也會給你開小灶。每當看到大師兄一臉心滿意足地從師父的書房裡走出來,朝師父拜謝,我們都很羨慕,一心想要好好練功,早日能夠獲得大師兄的待遇。”
麥希明眼神有些渙散,或者說,懵然不解。
林小麥看了他一眼,眼波流轉,小嘴邊笑意越濃。區明先笑吟吟地說:“哈,是不是很有趣?別看我們平時頑皮得很,氣得師父動不動就要‘打通堂’。那天卻是任我們胡鬧,而且不管我們做出來什麼,師父都是面無表情地一一吃下。非常神奇的是,師父能夠準確吃出每個人的手藝。這是我迄今想不明白的……特異功能。”
抬頭看天花板,悠然神往著,林小麥說:“所以,您就想要把這些帶著回憶的食物放在餐廳裡?不光是開一個飯店,還是寄託一種情懷?”
區明先喟嘆道:“是啊!想是這麼想的,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盈利和情懷,在突破了某一個平衡點之後,總會有所衝突。可能是我自己的水平還沒到吧,沒辦法在這個衝突裡找到新的平衡。今天有緣得見行家,還正好是美食園的總髮起人和策劃人……就想要冒昧請教下。”
無視了林小麥熱切的眼神,麥希明不置可否,垂目沉吟道:“謝謝區老師抬愛謬讚……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就算是我,如今浮光掠影的,如果真的貿然說話,怕也是不適合的……”
區明先一愣,也是垂下眼睛,失望地說:“沒關係,那就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我原本的構思,是先以‘煎炸’入手。這種煎炸宴,其實是慶功宴的一種。我們這一行,靠嗓子吃飯,平日非常注意。只有在極少數的場合,才能破例一回……”
麥希明看了林小麥一眼,微微一笑,說:“這我知道,我助手剛剛跟我科普過一回,有點兒出入……但差不離。所謂物極必反,平日控制得越嚴,放開來吃反而走了另個極端,能夠理解,也很有特色。”
略帶幾分驕傲地,區明先喜笑顏開:“真的啊?知道就好咯,知道就好!這種煎炸宴,有個正經的名字,叫做‘長紅席’。”
麥希明重複了一遍名字:“長紅席……好意頭,我幾下了。”
“由於實際情況不允許,選單上只能略表意思,比如說風花雪月金檸鴨,比如說金粒噎滿喉,比如說頂甲必紅……但正兒八經的長紅席裡的主菜,‘當紅炸子雞’,這上面就沒有。”
忍不住笑出聲來,林小麥插嘴說:“當紅炸子雞這菜名,在外面的館子不是隨處可見麼……就連我們也沒少吃。有講究的,也有不講究的。”
麥希明問:“什麼叫講究的,什麼叫不講究的?”
林小麥說:“講究的就是用整雞,用鹽、醬油、糖之類的醃製至足夠時間入味了,外皮薄薄掛糊,入鍋炸透。再調個醬汁上桌……不講究的,那就越發的多了去了。有做光腿的,有做翅根的,還有那種更無良一點的,用幾塊雞肉合成一塊比臉大的,只要炸得夠透,火候把握得好,味道夠香濃,還是很多人捧場……‘要解饞,辣加鹹’嘛!”
聽著她繪聲繪色的一番形容,區明先臉上始終是那和藹的笑容,又泡了第二泡陳皮普洱,這次不燜茶,即衝即喝。茶湯到杯子裡呈現的,就像一段下雨天時水汽浸透了的玉蘭樹幹般顏色。
陳皮香味變得淡了,茶葉漸漸沏出色來。
給麥希明和林小麥點上茶,區明先溫聲細語地說:“當紅炸子雞,本是名菜。後來名字被引到了梨園行,比作了炙手可熱的名角。舊時臺柱子一出場一亮相,整個戲院都沸騰起來。就像白條雞入油鍋,那叫一個炸……這不就是名副其實的,‘當紅炸子雞’咯!”
“後來,又變成了一道菜……”
拿出手機,調出一張黑白照,區明先很是懷念地說:“看看,這位是做名伶菜的石師傅,和我太師父平輩論交……他精通好幾種菜系,當紅炸子雞就是在他手上發揚光大的。正宗好吃的當紅炸子雞,不能選太大,醃製之後,外皮還要用豬油再塗抹一遍,再用瓦甕密封之後,裹上木糠。點燃之後讓木糠緩緩燃燒,木糠燃盡,而雞剛好七分熟。再瀝乾水分,入油鍋炸透,出來的當紅炸子雞,連骨都有味,且外皮酥脆無比。冇得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