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名師收徒,廚藝傳承(2)
章節報錯
搖了搖頭,林佳茵說:“不,我不是說第一個。我是說排第二的那個小奶狗。老闆,你認得麼?就是之前在這間店裡,被文叔帶在身邊的二廚。他用古法做出了‘肝膽相照’,還有正宗的‘牛氣沖天’湯。還用因為鷹嘴桃難尋,用黃桃來取代,不光功底紮實,還頭腦靈活會創新。所以我對他印象很深刻……”
程子華說:“當然記得啦!不對呀……實力這麼強橫的師傅,竟然只能排第二?那麼這個大師兄,是出自原來四家店裡的哪一位?”
林小麥說:“你們之前不是逐家試過的麼?難道就沒有試出點兒眉目來?”
這句話一說,頓時桌面上陷入了沉默中,看了陷入回憶裡的程子華,麥希明低聲說:“他叫洪家寶,是原本在文廚主理店內做熱炒的三廚……”
話音未落,程子華和林佳茵異口同聲:“芋頭熟了鴨先知?”
林小麥一聽,又樂了:“哈。一直聽你們唸叨那道鴨先知如何好吃,燜得皮爽肉滑,香味入骨。選料上乘火候到位,我早就想去試試了。沒想到今天見到了本人。”
程子華微笑著說:“我就知道,是金子總會發光……他們開始了,噓。”
悠揚不失莊重的絲竹音樂奏了一段過後,禮儀小姐託著托盤走上前去。托盤內只有一碗清水。伸長脖子看的程子華說:“不會吧,就一碗水?這是要喝生水麼?好歹來一壺碧螺春啊……”
紅布掀開,底下是簡單的一口鍋,一個鏟,一撮鹽,一把米。先拜過祖師爺牌位,從托盤上雙手捧起清水,洪家寶穩步上前,清水高高舉過頭頂,深深鞠躬。受了洪家寶的鞠躬,擔山文示意他站起身,微微一笑,說:“有鍋有鏟有鹽有米,以後就是爐火長旺,時時有工開。見過了祖師爺,以後就要眼明手快勤勤力力地學好手藝了。”
一邊說,一邊取一小撮鹽,巡城三圈,均勻撒入碗中。看著洪家寶喝過了淡鹽水,擔山文問:“家寶,味道如何?”
不卑不亢,禮節十足地,洪家寶的聲音清清楚楚地傳到每個人耳中:“鹹淡心照,冷暖自知。”
一問一答過後,禮就成了。
看著排第二位的徒弟也是一般上前去,行禮,接受訓誡……程子華有些驚訝地微微長大了嘴巴。看著他欲問又閉嘴,麥希明微微一笑,說:“我來之前問過人。這是建國之後簡化了的拜師禮。據說從前拜師,就是如你我在海外所見,真的要三跪九磕。那是因為過去的廚師屬於下九流的行業,就連廚師這個稱謂,也是後來才有的,那會兒叫什麼呢……伙伕,掌勺,好聽的叫聲大師傅,就完事兒了。越是如此,越是敝帚自珍,各種規矩大得不行……”
“且那會兒是真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父對徒弟生殺予奪,旁人不敢說半個不字。到了建國之後,人人平等了,師父是人,徒弟也是人,人不跪人。這個習俗就破了,改成更為文明的鞠躬了。”
看了一臉贊同的程子華一眼,麥希明笑容越深,說:“所以……細妹說得也對,時代不同了,好多東西就變啦。”
程子華說:“我覺得這樣也挺好啊。那你知道桌面上的四個東西代表了什麼意思麼?”
麥希明說:“鍋和鏟是搵食架罉,應該好理解吧?鹽為百味之首,沒有了鹽做不成菜,所以要放鹽。讓徒弟喝鹽水,也是這個道理——一個做廚房的,如果連味道鹹淡都嘗不好,火候都不到家,怎算是合格的廚子?”
“大米,是糧食呀。人是鐵飯是鋼,有飯吃,有工開,就是一般平頭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咯。”
程子華微訝道:“老麥,你什麼時候開始這樣多愁善感起來了?”
很是敬佩地看著麥希明,林小麥讚歎道:“老闆厲害,我現在怕是個假的洋城人……這些規矩,連我和細妹都不清楚的。你也知道,王老太太教我胭脂粉,是免禮了的。而且迄今為止,我還沒有騰出精力去學習,真是慚愧……”
看了她一眼,麥希明思忖著說:“貪多嚼不爛,你現在身上壓著的擔子就夠多了。我倒是建議,你另外推薦一個心靈手巧的人選去跟王老太學做胭脂粉。學了之後回我們的園區裡開檔試水。否則你學了在身上,又沒有時間去開店售賣打理,學不能以致用,實在浪費。”
一言驚醒夢中人,林小麥恍然道:“這些天我也在猶豫呢。老闆說得對,我這就著手去處理,儘量不耽誤大家的時間。而且,同樣需要找一個傳承人的,還有……”
話沒說完,林佳茵很有默契地接了下去:“還有五更湯。”
提起九爺,桌上氣氛很明顯地沉重了些。一陣輪子轉動的聲音,轉移了他們注意力,程子華定睛一看,眼睛一亮:“哇,還要現場做菜給師父吃啊?這是考校功夫麼?還是說露一手給我們看?”
麥希明說:“兼而有之吧。我們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囉。”
正在善意嘲笑麥希明亂用歇後語,那邊的五張烹飪餐車如五梅攢花一般,半弧形圍繞著擔山文,已經張羅好了。林佳茵摸著下巴,思忖著說:“簡易爐灶的話,很難做功夫菜的了。這五個徒弟,已知的兩個都是擅長做熱炒的,不知道那三個會做出什麼菜來?我們有沒有那個口福?”
林小麥微笑著說:“能夠來做嘉賓,口福是少不了的啦。謝師宴我們高考結束的時候就吃過,勤行拜師宴卻是沒見過,好好開開眼界才是真的。”
開爐開火,不光是林小麥這一桌,就連別的來賓,也多多少少重點關注到洪家寶身上。不言不語的突然成了擔山文大弟子,想要不受關注都難。
但看到他拿出了一個砂鍋出來,開始取豬油、大蔥、香菜根落煲底,輕搖慢晃,滑鍋潤煲。大家都驚訝了,旁邊一桌子坐著的嘉賓失聲道:“竟然做啫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