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豆腐紅人,人設第一(2)
章節報錯
“海螺豬?”程子華有興趣了,“這是什麼品種?長得像海螺麼?”
林佳茵咯咯笑道:“不是啦,所謂的海螺,其實是個統稱。不知道為什麼,那邊的海邊人習慣性喊所有帶殼的小生物叫螺,包括但不限於貽貝、文蛤、釘螺、牛眼螺諸如此類的品種。然後海螺豬,就是海邊那種溜溜達達,吃小海螺小螃蟹長大的黑皮豬。”
拿出手機搜尋了一番,展示給程子華看:“吶,就是類似這種。別看它外表邋邋遢遢,水一衝就乾淨了。四個蹄子又瘦又有勁兒,肉全長在身上。大海里的東西乾淨,所以豬肉沒有什麼騷味。還有,別看它們很憨厚的樣子,嘴巴可厲害了,我是親眼看到過的,一塊比你腦袋還大的礁石,外面還長滿了牡蠣,比刀子還鋒利那種。它一嘴巴就掀翻了,把藏在石頭下面的螃蟹叼出來,一口就吃掉了……”
她比比劃劃地說著,不知什麼時候,就把那個人形娃娃般的旗袍女人杜英視線給吸引過來了。杜英饒有興致地注視著林佳茵。
偏偏林佳茵還一無所覺,比比劃劃地說著,這種豬四個蹄子又瘦又有勁兒,肉全長在身上。大海里的東西乾淨,所以豬肉沒有什麼騷味。用來做臘肉嫌太過於乾柴,但用來做白切肉,只需要沾一點兒美極鮮醬油,就超美味的。”
也已經嘗過了豬手的程子華說:“既然是瘦肉型,又維持了大運動量,那麼還要做去骨的工序就相當麻煩了。但是豬手上切口利落,顯然是一刀見骨脫走的。如果這是後廚砧板批次製作……那麼說明了一件事,文家廚味道背後有一支非常兵強馬壯的班底人馬。”
臉上的笑容變得嚴肅,林佳茵微微點了點頭。旁邊響起了周善水的說話聲:“林助理厲害啊,竟然能夠推測出原材料產地?看來也是識家。”
林佳茵謙虛道:“跟著程總監做事,不能給老闆丟人。也是做了很多功課的。”
周善水笑了笑,韋銓坤對著林佳茵比了個大拇指。說:“佳茵好嘢。確實就是這種海螺豬,我曾經多次去過粵東做採訪,每次去都少不了拜訪一下它們。粵東也是很多好東西啊……那邊還出產一種淡水河豚。到了秋天,那種河豚就變成沒有毒的了,也就長得巴掌大,油炸汆湯都極其好吃。皮滑,肉脆,有點兒像田雞腿,比田雞腿多一股清甜。我一個人能吃十幾條。”
周善水駭然道:“吃河豚麼?”
韋銓坤很是豪氣地笑著連連點頭:“沒錯啊。我不是說了嘛,到了那個季節,也就九月一個月的功夫,河豚沒毒了。隨便吃。而且河豚皮還是治胃病的良藥,就是有個小技巧,得把成條河豚的皮扒下,翻轉,裡朝外,整片囫圇吞……否則的話,河豚是不去刺的,沒法去,不翻轉的河豚皮表面的小刺會拉嗓子。”
他繪聲繪色一形容,就連杜英都不由自主瞪大了眼睛,不過只是一瞬間,又恢復到面帶微笑低眉順眼的淑女模樣。
吃了一塊豬手,韋銓坤眼睛半閉,輕搖腦袋,說:“沿海除了沙灘之外,還有黑石灘。懂得玩海的人都知道……那些黑石灘才是寶藏。可以挖螺,抓蝦,抓螃蟹……海螺珠,村民都是散養的,白天母豬帶著小豬出去浪,晚上帶著小豬回來睡覺,不過說是完全靠吃海螺……那是不現實的,晚上還得吃一頓豬食。就算是這樣,海螺豬也是瘦,特別適合用來做清淡口味的豬肉菜餚。白切肉也是我們常吃的。”
說到這裡,看了看林佳茵,比了個大拇指,韋銓坤稱讚道:“果然有其姐必有其妹。姐姐一肚子學問,妹妹絲毫不差。麥總,我看著都開始嫉妒你了。如果我手底下有這麼兩個干將,我想要做的事情早就張羅起來了……”
林佳茵好奇問:“韋記者,你現在不是挺好的嘛,又能吃又能寫,還能到處旅遊……正兒八經的玩著就把工作做了啊。這種工作狀態,好多人羨慕不來的。”
韋銓坤微笑著說:“我想做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說,我想要依託現在的新媒體,進一步把粵式美食推廣。畢竟……現在紙媒也好,傳統媒體也好,都已經日薄西山。我們還是要依託新的形勢,擁抱時代嘛。我這把年紀也老了,有經驗,但好多新東西玩不轉,所以如果有幾個年輕人來幫我,我們可以在外面做個工作室,做媒體矩陣,等等等等……哎喲,我就是說說而已,不是要挖你們牆腳啊!”
麥希明也是絲毫沒有往心裡去,笑眯眯地以茶代酒,跟韋銓坤碰了碰杯,說:“真是佩服韋記者,不愧是搞文化的,腦子裡想法就是多。先預祝你成功啊!”
韋銓坤說:“嘿,還是先預祝我把今天的特稿寫出來了吧?”
大家鬨笑聲中,程子華只應酬著微笑了一下下,注意力仍舊在那些他沒有嘗過的特色菜上。一碟青青綠綠,軟滑得彷彿流動的羹菜上了桌來,裝嫩筍絲手編的籃子裡。服務員上了菜來,“踏遍青山人未老——”
看了一眼黃襯綠,清新可人的菜餚賣相,麥希明就對周善水說:“周總,您是蛋奶素麼?”
“對,雞蛋我可以吃一點。謝謝麥總關照。”周善水對麥希明點頭致謝,杜英早就拿了公用勺子,給周善水佈菜。
看了一眼寫著菜名的扇形牌子,程子華說:“這個菜名有意思啊,‘踏遍青山人未老’?”
林小麥頓時微笑起來:“這是偉人詩,文叔借菜言志呀,還是壯志不已,慷慨豪邁呢!不過……牛油果一般來說,不是做沙拉,就是生吃,炒成這麼滑嫩的一攤,又不漏半點汁水,我也是第一次見,好有意思。”
程子華很是有紳士精神地給她和林佳茵佈菜,說:“那就來嘗一嘗味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