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師傅也爽快,說:“當然可以了。紅袍加身,顧名思義,來自於迎官宴。古時新官到任上,從天字碼頭接下來,進入長堤上,照例就要擺一桌接風小宴。人數不多,規格極高,都是要緊人物才有資格參加……”

這一桌宴,放在正式大宴之前,官員下船之後。能見到新官的,無不都是當地長老耆英,士紳鄉賢。因後面還有正式大宴,這一桌的菜式就要精緻、可口、小巧、寓意吉祥,且必有一龍一鳳一紅。

一鳳,即為白切雞,名氣太大,婦孺皆知,不贅。

一龍,有時用魚,有時用蛇。外地官吃魚,本地官用蛇。

魚的做法,根據官員出身來歷不同,糖醋、紅燒、清蒸……等等不一而足。

蛇只有蛇羹一法。

迎官宴上的蛇羹,做法簡單不花巧。

蛇肉浸熟,撕扯成細絲,以高湯煨入味後,少放澱粉勾濃,即成迎官宴上的‘龍恩羹’——取沐天子龍恩而能為民造福一方之意。

蛇身越粗大者,滋味越肥美,價格也越昂貴。入口順滑,雞肉有它的嫩滑而無它的爽口,魚肉有它的鮮美而無它的營養,當造田雞的大腿肉,能和它一比,但田雞長相古怪,賣相上不得檯面。在過去還能夠吃到蛇肉的時候,確是一道天賜粵人的美味。

“至於這一紅,選擇就多了。既有取個名字的紅燒乳鴿,紅燒蹄髈之類硬菜,又有花巧心思的炒紅素,群紅弄玉之類。更有集兩者大成的紅袍加身,紅雲炒火絲……真的是‘爭紅鬥豔’,各出奇招。各家有幸攬到迎官宴活兒的廚師,都挖空了心思來做這一紅。”

聽到劉師傅說到這兒,林佳茵忍不住插嘴問:“為什麼偏偏要在這道菜上較勁?”

接過她遞過去的一杯茶,已坐下來的劉師傅也不客氣了,呷了一口茶,說:“因為迎官宴上雖沒有明文規定,實際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是四菜一湯一主食。按照粵人慣例,一道炒青菜絕不能少,一道白切雞已定了制式。魚必須整條活烹,蛇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能夠表現的,不就只剩下湯、主食和這道紅菜了?”

點了點頭,林佳茵不禁說:“斯國一……”

阿倫眼睛一亮,接著問:“你也是二次元?”

搖了搖頭,林佳茵說:“我隨口撿的……”

不顧阿倫肉眼可見的失望,大家注意力還是在劉師傅身上。

劉師傅笑著說:“紅菜裡面,確然有很多發揮的地方。比如說紅雲炒火絲,也是一道名菜。選取的是正宗金華火腿,貼著骨那一層色澤最鮮紅亮澤的火方肉,先加少許黃酒,上蒸籠蒸至五分熟,再取出來切成絲。紅雲耳如今已經絕跡了……就算當年,也是極為珍貴的山珍。只長在極其險峻的山嶺深處的赤楓樹上,色澤紅潤,泡發之後更加變成了半透明果凍狀,抓走了膠質之後就變得爽口了。加入蒜苗、嫩芹菜,猛火爆炒。我看書本上的記錄,是色澤紅亮,越嚼越香,觀之如火,雲蒸霞影,不可方物。”

“但是……”劉師傅話鋒一轉,“紅雲炒火絲雖精緻美味,卻也比不過紅袍加身。那是泰豐酒樓名廚阿泰的做法。阿泰是陝西人,原本是白案出身,不知何故流落洋城,白案功夫無處發揮,轉做了紅案。俗話說得好,馬死落地行,阿泰落地行了幾年,不聲不響,但只見長堤上的泰豐酒樓,生意越來越紅火,鋪面越開越大……”

“那一年擺了迎官宴,泰豐酒樓被同行們懟到了檯面上。明面上說,是風水輪流轉,轉到了泰豐酒樓。實際上都知道,泰豐酒樓生意太好,惹紅了同行眼,索性來一發‘捧殺’。前面阿泰不慌不忙地出菜,後面跟著一大票本地廚師等著看阿泰這侉子外江佬鬧笑話。誰知阿泰做出這一道‘紅袍加身’,驚豔了一桌子新官舊老,泰豐酒樓一鳴驚人……同行也是心服口服,從此把泰豐酒樓奉為長堤食肆之魁首。”

聽到這裡,程子華不禁開口問道:“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這道菜又失傳了?”

他說話直來直去,劉師傅不以為忤,微微一笑,說:“失傳,有很多種……有的失傳,是江湖上徹底消失了,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人知道了;有的失傳,卻是到處都有這道菜,而做法已經變得和它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徹底不同了。哪怕現在泰豐酒樓已歇業半個世紀了,紅袍加身,也是不少宴會上的保留菜式啊。”

程子華思忖著道:“所以……劉師傅您認為,紅袍加身屬於後一種情況的失傳嘍?”

劉師傅不答,反問:“各位覺得這道菜還合口味吧?”

三個人一起點頭了,阿倫微笑著說:“從創意、觀賞、材料、做法、味道……都是上上之選。真的是大開眼界。”

劉師傅笑著說:“那就好了啊。我呢,也沒有太多高屋建瓴,義不容辭的想法。我就是覺得,一來,可以做出別的做法,給食客更多選擇;二來,這道古早做法的紅袍加身,比起如今的橫行大將軍們……做得別有特色又好吃,很是有趣,就嘗試著動手了。今兒的龍紋雞冠蝦越發錦上添花……做廚師,最緊要好玩,自己都沒點兒樂趣,怎麼給食客帶來快樂?”

林佳茵忍不住笑了,說:“劉叔叔是個真正享受廚房的人,這一點我姐跟他總有說不完的話……”

程子華問:“你姐姐很喜歡烹飪?”

點了點頭,應了聲“是”,林佳茵問劉師傅道:“劉叔叔,這才上了一個菜呢,你就開始跟我們聊天了。後面沒有啦?”

阿倫正在喝茶,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噗”的一下嗆著了。好在轉彎及時,茶水噴了一地,趴在桌子上咳個不住。咳完之後抬起身子來,迎著程子華的目光,滿臉通紅地說:“說後不說下,疑車無據呀……”

程子華輕輕切了一聲,扭臉看向外面,提高了點兒聲音說:“因為第二道菜已經在外面候著了……我說得對不對,劉師傅?”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