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坳?好地方啊!”九爺很是英雄所見略同地叫了一聲,“那地方原來還有嘛?”

林佳茵覺察到事情不那麼簡單了,揚起一邊眉毛說,“九爺……你又知道那裡?我老爸出事早,好多事情沒教我們。色香味形器,這器皿一道,水太深,學問太講究,細節太多,是真的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的。現在機會難得,你跟我們說一說?”

看到九爺面露躊躇,林佳茵又溫言軟語道:“九爺,等湯好了還要時間呢。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就說一下嘛。”

九爺一下子被她逗樂了,說:“瞧你這張小嘴,真會說話……那就趕緊幹活。等五更湯成型了,我們在天井裡鋪開茶几慢慢聊。”

他站起身來,另取出了一口鑄鐵鍋,九爺手法圓熟地滑了鍋。一手哪吒攪東海的滑鍋手法,竟絲毫不遜色於酒樓炒菜師傅。看到九爺用葷油熱鍋,耐心等候至油香撲鼻,才貼著鍋邊把魚滑入鍋中。魚肉入鍋,伴隨著陣陣清脆刮辣的聲響,程子華和林佳茵眼前都被水蒸氣撲得迷濛一片。

九爺說:“等到動靜小了,就是魚肉裡的水分被炸得幹了,這時候再翻邊,要耐心,徹底的把香味煎出來。這樣的湯才夠濃白。羊頭湯滾了,就把煎好的魚放進去。再加那三杯酒,就行了。”

程子華有些不敢相信:“就這麼簡單?”

點了點頭,九爺很肯定地說:“對,就這麼簡單。”

程子華啞然失笑:“那剛才你說還留了一手的……”

攤開了手,九爺說:“這不是一直在說麼。從剛才開始,選料,刀工,火候,做法,已經是毫無保留了。可以這麼說,我死鬼阿爺教我那麼多的,我也全部告訴你們了。就是因為簡單,所以才容易做到五個店出品都一樣。但又因為簡單,所以材料有點什麼變動,立刻就嚐出味道不對來了。嗯……就連這句話,也是我阿爺教我的。”

程子華聽見了,不由得又看了一眼鍋中的魚。滿滿一鍋魚,動靜已小了,散發出魚香味。。林佳茵拿起鍋鏟來想要翻面,程子華制止她道:“別動。現在火候還不到,一翻就容易爛。再等兩分鐘吧。”

九爺取來一個乾淨的紗布袋子,說:“從前是煲好了之後再過籮隔渣。現在方便了,直接用煲湯袋來煮。不用擔心骨頭融進湯裡。這煲湯要煲四個小時,和最後一道封湯酒一起,再放三尾兩面煎金黃的魚。什麼品種因時而定,只長不過半尺寬不過巴掌的淡水小魚就行了。這三條魚,叫做壓味魚,給五更湯增加鮮活滋味的。”

邊說邊幹,不過七八分鐘功夫,九種十數條魚煎得兩面金黃。那兩條大白金更是脫水得厲害,焦黃酥脆,九爺很是滿意地笑著點頭:“好啊,水分全都沒有了,熬湯更香。有的地方喜歡用魚乾來熬湯,增加湯底鮮甜,這法子是很好……不過魚乾若是存放過陳,就會讓湯中多了一些陳味。”

林佳茵忽然笑了起來,還笑得很開心:“你別說,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吃雞沾陳醋,各人的口味。有的人就好這一口陳年老味兒。我老爸那邊,發生過一個真事。有位老先生,特別喜歡吃屁股。不光吃雞屁股,還喜歡吃鴨屁股……”

她這麼一說,程子華第一個不信,反駁道:“鴨屁股上有油脂腺,一般人誰受得了那腥臭味兒啊?”

林佳茵看了他一眼,說:“你聽我說完嘛。他喜歡的,是臘鴨尾。每年他都自己在陽臺裡曬臘鴨,多的分給鄰居吃,鴨屁股給他留下就行。有一年他娶了兒媳,恰好就是新一批臘鴨收下來的時候了。媳婦不知道家公的這個口味,晚上做飯的時候,把臘鴨屁股一刀給剁了下來,丟出去餵狗了。”

“吃了幾天沒尾臘鴨之後,老頭兒就覺得奇怪……問老伴,老伴兒說是媳婦做的飯。老頭兒就在媳婦做飯的時候進了廚房,正好看到媳婦又是一刀剁了個臘鴨尾下來,那狗子搖著尾巴,都曉得來等著了。媳婦這麼一扔,鴨屁股這麼‘咻’的扔地上,老頭兒一個惡狗撲食,硬生生在狗子嘴巴下奪回了那塊臘鴨尾,然後咯吱一下——腰給閃了!”

“後來這事兒傳了出去,街坊們都給笑到吐血了。那幾年街頭巷尾的,就多了個梗,老頭兒搶吃臘鴨尾——一口不讓。”

女孩說得活靈活現的,九爺聽完,樂得哈哈大笑,眼淚都從眼角里出來了。

程子華扶了扶眼鏡,很是無語:“這樣都行,也是活久見……這位老先生,也是一位有原則的老饕了。九爺,您這邊有很多熟客,這些熟客應該也是早就習慣了你家味道的吧……”

九爺說:“那是當然。五更湯,一碗暖身,兩碗暖胃。煲底的湯渣,更是健胃補元氣的藥了。”

“藥?”程子華忍不住重複一次。

九爺點了點頭,渾濁的老眼閃過一抹自豪的精光:“在我阿爺剛剛開始做五更湯的時候,有一年冬天特別冷,洋城竟然下了雪。雪粒子打得一條街都白了,我阿爺開檔的時候,發現有個乞兒佬倒臥在店門板前……那可是大吉利是啦!”

“不過阿爺心底好,摸了摸他的心口還有暖氣,就叫我阿奶抬了那乞兒佬進店裡,放在爐子旁,搓熱了手心腳心,餵了小半碗五更湯,乞兒佬就醒了。我阿爺把沉底湯渣撈了給他吃,煲了小二個時辰的湯渣,就跟爛糊糊沒區別了,什麼味道都沒有,平時我阿爺留著來喂家裡的貓狗雞的。但是乞兒佬吃完了,吃完了之後,對著我阿爺磕了幾個響頭,就走了。”

“我阿爺本來也沒有當一回事,沒想到……沒過兩天,雪過天晴,天氣轉暖,那乞兒佬又上門來了。我阿爺還以為他是纏上了我們家,心裡有些不高興,想著怎麼去打發那要飯的。別鬧得請神容易送神難……那年代,很這種事。好心不得好報,前頭救了人,後頭被賊認住了門臉之後搬空家當的,時有發生的。我阿爺就怕這個。”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