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蠍尾片刀,熟習不易(2)
章節報錯
“哎,她一向謙虛的啦。”林佳茵說,“不過你別看她平時棉花糖似的,又軟又綿又甜地好說話。她發起脾氣來,很可怕的!而且,她真要做起什麼事來,那也是心裡有算盤腦裡有主意,殺伐決斷得不行。”
程子華不吱聲了,伸手又拿起了蠍尾片刀,對九爺說:“九爺,剛才那次失敗了。現在請讓我再試一次,可以麼?”
看了看盤中魚的狀況,九爺略一沉思,仰起臉說:“可以,不過得抓緊了。時間耽擱得久了,魚會漸漸不新鮮。要擱別的地方,或者還能湊合,在五更湯裡嘛,就不能湊合了。任何一種原材料變了味道,都會壞掉整鍋湯。”
默默地點了頭表示自己瞭然了,程子華再次洗乾淨蠍尾片刀,隨意取過一個陶瓷碗來在碗底蹭蹭,那片刀刀刃越發鋒利了。從魚鰓上緩緩探入,輕輕地貼著魚腹,用力柔中帶剛,林佳茵看著他那認真凝重的模樣,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
當看到一塊連著皮肉的黑膜從魚鰓裡勾出來時,林佳茵重重地撥出一口氣,小嘴嘴角揚起笑容來:“咦——可以啦!”
就連九爺,也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比起大拇指來:“厲害啊,這些年來陸續來跟我學藝的年輕人也有小一二十號,全都學了些皮毛就止步不前。尤其是這一手蠍尾片刀的絕活,看過見過,有一個算一個知難而退。某種程度上……程總監,你也算是……獨一份了。”
程子華輕聲說:“謝謝九爺誇獎。”
看到他一臉平靜的,完全沒有平日那精英式慣以為常的清高矜持了,林佳茵眼底閃過一抹驚異。她隱約覺得程子華有什麼地方不一樣了,眼珠子轉悠了幾圈,說:“九爺,這樣我們算不算就學會了?接下來呢?”
九爺說:“搶個時間,一起來處理這些寶貝吧。林助理,你也來。魚搶時間羊靠熬,來,看看我的蕉嶺羊。”
撥開有年月的柴爐灶門,可以看到灶膛裡陰火暗燃的幾截荔枝木炭,每一截都有男人手臂粗。耐燒無比,用火鉗捅旺了灶火,把抽風機功率開到最大,九爺微笑著說:“這就是最大的秘方,柴火老灶,真材實料。有時候只差那麼一灶火,味道就差很遠的了。現在時代不同了,我用了個折中的法子。看……”
掀開了直徑逾兩尺的鑄鐵大鍋,只見裡面擺放著羊頭羊蹄羊骨,林佳茵一看,脫口而出:“妙啊!這是全羊湯!難怪滋味如此鮮美!皮開肉綻,骨頭都露出來了……這是燜得火候足夠了啊!”
臉上閃過一絲驕傲的笑容,九爺說:“果然識貨,對了,你家也是做牛的。難道你們也是用全牛來煮湯底?”
搖了搖頭,林佳茵說:“不,那樣就太燥熱了,吃多了要流鼻血的。湯粉的湯底另有講究……和五更湯這類專門的湯品有出入的。九爺,這蕉嶺羊,我看著很精瘦啊。就沒多少肉?”
九爺說:“對。它的個子特別小巧,皮薄肉削,勝在肉中透著微微的草藥香。尤其是久煮成湯之後,口齒回甘。特別適宜和魚搭配。是創始人試了無數種羊之後,選出來的品種。無論是哪一種羊,在這頭灶湯的時候,水沒至羊眼睛的位置,就是剛剛好。”
程子華打量著那已被歲月浸染得滿身痕跡的大鍋,說:“咦,這個法子好。雖然很原始,但很靈活,且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標準化——以羊眼睛為標準。哈哈,還真有才!”
九爺說:“當然啦。我阿爺從生意好起來的那時候就想到,要讓兒子孫子輩都保持一樣的味道,那樣才可以長做長有。他後來專門去讀書識字,研究出一套怎麼把五更湯的味道保持一致的方法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算不到自己子孫不肖啊。”
聽到這兒,林佳茵忍不住扭臉對程子華說:“老闆,我想,我知道為什麼曾總會看中五更湯了。有歷史有來龍去脈,還有現成的制式化……也就是稍微一包裝,就可以推廣銷售。甚至還能夠搞成加盟的形式,直接賣湯包……有些洋快餐店裡的味精水,不就是這麼用開水衝出來的麼?”
手裡處理鮮魚的動作越發宛如行雲流水一般,程子華手上做事,眼珠子轉來轉去的:“如果是要打傳統牌的話,割韭菜肯定不止割加盟這一波……團隊給力的前提下, 別說是浩瀚的飲食市場,就算是一坨大便,包裝起來玩概念套白狼……坑個上市之類的跟玩兒似的。”
林佳茵吐了吐舌頭:“這麼誇張?”
“不誇張的……”程子華淡淡地說:“有些事情,你把它當事業來做,它就是事業。你把它當生意來做,就是生意。”
很是迷茫地抬頭看看天,林佳茵似懂非懂的。九爺提醒了她道:“現在羊撈起來了,準備清洗,煎魚。記得熱鍋溫油,魚肉一定要煎香至兩面金黃。不許放姜不許放蔥,否則會帶了苦味。暖水衝湯,細火慢熬。還有就是剛才我跟你強調過的三杯酒——”
配合著九爺把鍋中軟爛細嫩的羊肉全部撈出,放在半身高的大湯桶中。林佳茵忽然很懷念地說:“這種湯桶和我家用的一模一樣……黎記白鐵,靠,還真的是同一家生產商!”
九爺呵呵笑:“城裡的餐飲行用大湯桶,除了高檔酒樓自個兒聯絡廠家特別定製之外,就數黎記的最好用啦!既有大路貨的白鐵桶,又有這種精細的銅胎瓷骨高湯煲。豐儉由人,我光顧他好多年了……既然你也是老熟人,正好,免了我引薦的功夫。”
盯著湯煲上很是規矩方正的正方形“黎記”的標識看了兩眼,林佳茵沉吟不語。正好程子華處理好了魚,提著很是有分量的食材筐來到她身邊,剝開廚房紙巾一張張地吸乾淨魚身上的水分,程子華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老大似乎也是去尋訪那個叫做白土坳的地方,去找那邊的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