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蒸有煮意,筍髓茄芯(第2/2頁)
章節報錯
用公筷翻了翻銅盤裡的蒸雞,港風女孩瞭然地聽入神,林佳茵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索性插嘴把女教師的話補全:“所以用這種小銅盤來蒸雞,屬於龍井茶葉煲五常大米粥,不能說東西不好,只是搭配不對。靚女,你試試味道怎麼樣?”
聽了她們說話,港風女孩就有些尷尬地對著老師笑:“哎呀,早知道我就不嘴饞突然要吃雞了……放心,吃不完打包。自己點的菜,含淚也要吃完。”
女教師夾了一塊雞腿到她碗裡,笑得一臉慈愛,“總不會比當年你高中住校時的大鍋蒸雞難吃。來吧,吃就是了。”
她給自己也夾了一塊雞肉,港風女孩頗有些艱難地嚼著那塊雞腿,吞下去之後說:“味道調得挺好,只可惜……雞真的太大了。靚女,真不好意思,不會點菜讓你看了笑話啦……咦,那邊來了,是不是你們的菜?”
果然港風女孩開口就中,服務員端上了第一道菜——清蒸茄子。看著切成三角段整齊碼放在紅色釉下彩菜碟裡的茄子,林佳茵笑了:“好會配色啊,大紅大紫,賞心悅目。嗯,蓮鬚底,筍髓皮,茄芯釀中間……哎呀,這不是普通的清蒸茄子,這是從沙門菜脫胎而來的‘明鏡臺’啊!”
眼睛一亮,女教師脫口而出道:“是‘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麼?”
搖了搖頭,林佳茵指了指襯底的蓮鬚,說:“不,是有拂塵的那一首——‘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且不論當初的爭論如何,我們光試菜吧……老闆,吃這個茄子,要分三步。第一步把茄芯
單獨剝出來,吃茄子,嘗一嘗茄子的本味。清蒸最考功夫的,其實就是看起來最不起眼的茄子,皮緊肉厚芯綿,就好像一塊大海綿似的,火候不到會夾生,火候過了軟綿綿味道淡,不好吃。”
一邊介紹,一邊分菜,分好菜之後還很貼心地拿起筷子遞給程子華,程子華卻問服務員要了一副刀叉,略帶忸怩道:“從這不過小指粗的嫩筍裡完好無損地夾出一條茄子來……那難度和外科手術一樣,嗯,我回頭會好好練習用筷子的。”
表示理解地笑了笑,林佳茵把自己碗裡的筍髓茄芯靈活撥出,吃了一口,比了個大拇指:“綿軟清香,是這個味道……哈,難道說,我們這麼有食神,擔山文正好在本店坐鎮?又或者這一位二廚,已是滿師的水平了?”
程子華認真地把每一個步驟都拍照存檔,然後說:“那麼第二步,應該就是把筍髓茄芯整條品嚐吧?這種竹筍不知道是什麼品種,難得大小長短整齊一致,是店家採購的時候篩選好了的……味道也很清淡。”
已經吃好了飯買過了單,卻沒急著走,反而對坐閒聊的鄰桌女教師見狀,又忍不住插話了:“這是寧縣的特產文筍啊,這種筍子最大也就拇指頭粗,長不大的。每年也就兩三個星期能吃,過了就沒了。這種筍生命力很強,離了土還能長一段時間,所以挖出來之後要儘快吃,不然一旦在冰箱過了夜,就能愣生生長長三四寸來,老得只能喂熊貓……如果你有熊貓的話……”
一席話,倒是說得大家都笑了。雖然鄰桌搭訕,卻也無形中熟稔了三分。林佳茵雞啄米的點頭:“是啊是啊,老闆英明,我們這邊老人家說……吃了文筍中狀元啊,我和姐姐高考那年,我爸特意託人從寧縣當地捎來最新鮮還帶著露水的文筍,從離開竹林到餐桌才過了五個小時,後來我們兩個都考上了。我爸封了個大利是給那位伯伯哩!”
當然是滿臉寫著“不信”倆字,程子華吐槽:“無稽之談。明明是你們兩個憑實力考上的,關一道菜什麼事。”
不料林佳茵眉開眼笑,笑得更開心了:“你這是誇我聰明麼?謝謝了啊!”
對著那張如花笑靨,程子華倒有些暗暗後悔說話尖酸了,頗有些欲蓋彌彰地,低頭兩口把整根的筍髓茄芯吃完,品味過後,臉上表情放鬆,嘴角帶了笑模樣:“很清雅的味道……嗯,像春天開車在長島上聞到的那種植物富含水分的感覺。真棒。純粹的植物纖維,不帶半點油,極少的鹽和調味品,徹底發揮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充分使用火的魔法……健康,林佳茵,這道菜賣多少錢來著?”
林佳茵翻了翻菜譜,報了個數字,程子華搖頭惋惜道:“太便宜了。這道菜如果放在國外的餐廳裡,能翻三倍價錢,而且會讓評論家和素食者們發瘋。”
一邊支稜起耳朵聽著程子華連串中英夾雜的讚美單詞,一邊用公筷把蓮鬚捲起一枚筍髓茄芯,宛如拖地一般把盤底的透明芡汁輕輕一拖,把飽蘸了醬汁的蓮鬚裹筍髓茄芯放程序子華碗內。
林佳茵道:“第三步,蓮鬚入口。白蓮鬚既是藥材,也是食材。入心脈,性極寒,能清心火……在這道菜裡應該代表的就是‘拂塵’了。蓮鬚很柔軟,應是事先焯水制過,去了清苦的味道減淡了藥性,同時方便裹著筍髓食用,設計這道菜的人很細心周到。但蓮鬚始終是藥,不可多吃。所以這一口淺嘗輒止即可。”
有些嘚瑟地看了林佳茵一眼,程子華說:“這麼說,我們還需要在‘蒸有煮意’裡多點兩道菜麼?也別辜負了你用軟體搶座的手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