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也好,《127小時》也罷,都只是小成本的獨角戲影片。

同時雖然和李易有關係,但是畢竟不是李易的電影。

港島文華大酒店。

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在這裡舉行。

李易實在推脫不過,所以也只好帶著慕晴來參加這場研討會。

作為華國首屈一指的大導演,自然是焦點所在。

他眼下參加的是“型別片創作研討會”版塊!

與會的都是兩岸三地的知名導演,當然,不管是否知名,都沒有李易有名。

李易全程其實都沒有怎麼說話,大多時候都是聽別人在講。

漸漸地大家就提到了近年來,動作片式微的事情上來。

“動作片?應該是現代動作片吧?的確,不管是國內,還是好萊塢,似乎都沒有什麼特別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動作片出現了。”唐路說道。

“程導在這方面應該最有發言權,你說是什麼原因導致現代動作片式微?”另外一名導演許斌看向程虎道。

程虎聞言苦笑著開口道:“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套路太老,創意太少,相比起其他的劇情類的影片,動作片,主打的就是“打鬥戲”,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打鬥戲如何推陳出新?拿我本人來說吧,一方面是因為我的確年紀大了,打不動了,一些驚險動作,也做不出來了,另外一方面,還是審美疲勞吧。”

過去,可以說,動作大片,槍戰大片,這些絕對是商業電影的主流板塊,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如今,真正能拿高票房的,反而不是這型別的影片了。

特別是國內,可以說,年度票房排行榜上,幾乎很難看到這型別的影片了。

更多的是各種現實事件改編的劇情片,罪案片,或者喜劇等等。

“是啊,老一輩打星都老了,現在新人不是說沒有能吃苦的打星,可是關鍵是,這個型別,的確似乎找不到新的出路!”

“不止如此,因為這型別的電影,這幾年都沒有什麼特別強勁的片子,也導致了,投資商越來越不青睞這型別的影片,國內尚且拿不到什麼好的成績,更不用說走向國際了。關鍵還在於,過去一部動作大片,大多時候,可以說,不止是打鬥,還有各種噱頭,可是這些都是需要資金的,難,難,難!”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但是無一例外,都是充滿悲觀。

事實上,也是如此。

李易也在想這個問題,還別說,這幾年,似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打出動作大片的名頭的電影,是真的越來越少,哪怕有,也很少真正的可以說大獲成功的。

港島的陳木導演也苦笑著道:“我這兩年,倒是嘗試了兩部,算是槍戰動作片吧,雖然票房還可以,但是卻幾乎只能收支平衡,根本賺不到什麼錢。”

陳木是港島的老牌電影導演了,曾經拍出來許多膾炙人口的槍戰片,動作片。

“李導,您在這方面一向有點金聖手的名頭,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想法?”突然程虎看向李易問道。

其他人也都紛紛看向李易。

李易摸了摸鼻子道:“怎麼說呢?和現在的觀眾的觀影追求的變化有點關係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淺見。”

“觀眾的觀影追求變化?”眾人都有些默然。

“不錯,簡單地說,我們以前的模式是什麼?最普遍的就是好萊塢的三段式的結構,但是從劇情的跌宕起伏方面來說,拋開現在的打鬥戲設計方面來說,我覺得是不是我們的現在的動作片,不夠爽?”

“不夠爽?”程虎有些懵。

其他人也有些發懵。

“什麼意思?”

“李導,能說直白一點嗎?”

“這個.”

李易想了想說道:“簡單地說,劇情片的話,觀眾通常追求的,並不是那種單純的“爽”點,比如《活埋》,比如《127小時》,看點是什麼?

肯定不是那種單純的“爽”!而是更加深入一點,探討人性,社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