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時代不同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個人可以沒有朋友,沒有愛人,但不可能沒有母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電影對夏群芳的刻畫是潤物細無聲的!電影裡面有個劇情細節我特別喜歡,當何夕向夏群芳借錢出書的時候,夏群芳沒有說借字。可能在導演看來,對於夏群芳是不會向何夕說借字的,因為她對兒子是完全無私的。這份偉大的母愛令人動容。所以,當電影的最後何夕喊出那兩聲媽媽的時候,縱使鐵石心腸,也會為之落淚。」——《南方週末》
「《傷心者》以旁觀者的角度,向觀眾講訴了一個人從希望走向絕望,最終毀滅的過程。這是一個英雄的死亡。更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死亡。」——《企鵝娛樂》
「《傷心者》中的何夕是一個殉道者。為了研究數學,女朋友保不住,工作不好找,但他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自己的堅持。電影中的何夕他堅信自己的理論是有用的,哪怕是等到幾百年後。這份堅定也讓電影中何夕的毀滅更加壯烈!」——《華國電影報道》
眾多媒體也紛紛報道評價《傷心者》這部電影。
隨著《傷心者》在電影節上走紅,觀看的人越來越多,解讀,評價也自然越來越多。
有觀眾感嘆:「其實何夕是有不同選擇的,如果放棄追求,放棄執念,何夕可以像劉青一樣,有一份能餬口的工作。曾經的劉青說過,探索意味著寂寞。而後來他對何夕說,人是必須面對現實的。劉青選擇了屈服,而何夕撞得頭破血流。
對於何夕來說,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老麥跟何夕的背景是一樣的,同樣學數學,同樣是劉青的學生。毫無疑問,何夕比老麥更有才華。如果何夕願意走上這條路,他完全可能像老麥那樣,甚至能做得更優秀,能夠開著豪車,能夠送心愛的戀人出國深造,能夠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
但是顯然何夕沒有,所以,他是何夕,是電影的男主角,而不是老麥或者其他人。
因為這個世界老麥這樣的人,劉青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何夕這樣的人,卻很少。」
「這一次真的心痛了,痛了撕心裂肺,痛的流下了眼淚。
整個世界都在沉默著,為著這些傷心的名字。
一直以來,平靜的壓抑,麻木的旁觀,我彷彿在看一件略帶傷感的故事。
奇怪的視角,平淡的故事,現實的社會,還有一個癲狂的夢想,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堅持。
到了最後,結束的那一句,那一句沙啞到逐漸清晰的「媽媽」。
是啊,「媽媽」。
眨了眨了眼睛,一點點的溼潤又湧上心頭,真是讓人傷心啊。
明明都到了最後一句,為什麼我卻沒有忍住眼淚,真不電影,最後一句媽媽,讓每一個人都傷心的淚流滿面。
有些人有自己的堅持,堅持的這條路上,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堅持的路上充滿了孤獨,黑暗,也許全世界沒有一個人會理解你,你的世界裡會充滿了壓抑,痛苦。
有些人的堅持,往往到了他們死後才會重新被世人發現,從而推動了整個世界的進步。
生前籍籍無名,死後名揚天下,只留下一個傷心的名字。
電影的主角,何夕,一個不被世人所理解天才,堅持著一個完美卻似乎無用的數學理論。
親朋好友沒人理解,導師苦心勸其放棄,眾人嘲笑,相愛的女友也遠離他而去,時間一點點過去,壓抑,痛苦。
最後,他瘋了,痴痴呆呆。
而他的母親,一個普通的婦人,她一直相信支援著何夕。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母親,不懂兒子所堅持的什麼,卻盡了一個母親的本分,支援,關愛著兒子。
為兒子所取得的每一
點成就高興,為了支援兒子的出書,不惜拿出自己一輩子的積蓄,為了讓兒子開心,不惜拿著書偷偷藏進圖書館,回到家後,開心的說又有圖書館買了她兒子寫的書。
每一次,都是那麼的開心,然而,眼頰的皺紋,枯黃的頭髮,這都是一個可憐的母親為了孩子所付出的啊。
然而,她的兒子卻痴傻了,她就那麼帶著慈祥的面容,一直照顧了何夕的一輩子,直到她永遠的閉上了雙眼。
淡淡的哀傷迴盪心間,我的心彷彿被一顆沉甸甸的傷心壓住了,壓的我喘不過氣來。
到了最後,一句媽媽,一句逐漸清晰的媽媽,壓在我心頭的傷心彷彿有了一個宣洩的口子,淚水,再也止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