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明白了,一個憂傷的故事,一個偉大的理論。

一個傷心者,一個個傷心的名字。」

「佛家七苦曰: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傷心者》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幾乎囊括了以上種種的苦楚,將一個人一生會經歷的情感以一種軟科幻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天底下,不管是父愛還是母愛,都不是天生的,真正天生的,是子女向父母索取關注和庇護的行為。夏群芳做了一個母親該做的所有事情,甚至在往後的餘生裡,她也在盡其所能的做著本該是何夕做的事情,她把她微不足道的生命無限擴大,只為了那個一心想要發表自己理論的兒子,那個對她來說,就是她全部生命的兒子。

一個人窮盡一生,只有在與父母分離時或許才明白,世界上所有的愛幾乎都是以相聚為目的,唯有父母之愛,為的是別離。

而天才與瘋子之間往往只有一個本質性的區別,那就是時代。只可惜何夕看不到一百年後的夢想成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親人的離去,而後,一無所有。這注定是一場悲劇性的命運,但同樣的,從一開始,這場悲劇就得到了釋脫。

他曾經以為這根本是做不到的事情,一時間感到心裡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一點一點地破碎掉,碎成渣子,碎成灰塵。但他的臉上依然如水一樣的平靜,"可我必須完成它,這是我的宿命。"

我們都是觀眾,而百年後的何夕與我們一樣,也是觀眾,他是二維世界的觀眾,而我們是三維世界的觀眾,她的巧妙就巧妙在結尾的科幻性,可能不會讓人有過多驚詫,也不會讓人有過多的享受,但正因為在科幻裡的平庸,才能與這個平凡的故事相得益彰。一百年前的無奈才能在一百年後的今天得到圓滿。」

當然,被談論的最多的依然是母愛!

那沉甸甸的的母愛!

「有人說,何夕是自私的,至少對於母親夏群芳是自私的,對於愛人江雪,他也是自私的。

我想說,並不是的!

他沒有想過傷害任何人,他親手埋葬了愛情,是因為他知道他給不了江雪想要的。

至於母親,母愛的世界裡,哪裡有那麼多的追求回報的?

母愛,這個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期的話題,電影恰能別出心裁,將其放在了科學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而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受到極大的觸動,就全體性而言是這樣。

然後從我自身的角度來看,這個名叫夏群芳的母親和我們很多人的母親是多麼的相似,因為我們本身很多就是出自於普通的家庭,然而我們很多人自己卻並沒有何夕那樣的智商。

對於夏群芳在電影裡面的展現,我覺得還是很好的,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會讓我想起我以前的母親,還好後來生活改善了,母親就輕鬆了許多,然而就這樣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

何夕的一生可以算的上是十分憋屈了,明明有那麼好的智商,卻不

靠他掙錢,知不知道這樣對母親也是極其不公平的,可能是我的思想覺悟還不夠,我的能力首先要服務於家庭,然後才應該去考慮什麼科學界啊之類的。從全片來看,何夕是屬於那類比較孝順的,然而他向夏群芳借錢的一剎那,讓我聯想到了現實中的種種許多,還有電影結尾的地方,何夕似乎是堅持著要在母親之後離去,失語那麼多年後,最後從口中迸出的是「媽媽」,只要是個稍微有點經歷的人,都會淚崩了吧那一剎那。

至於科學,超越時代的科學思想,我們還是要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的!」

隨著《傷心者》被不停地報道,在科幻電影節上大火。

卻也並不都是什麼好事。

因為《傷心者》的故事,讓一些牛鬼蛇神都一下子跳了出來。

一些自譽為當代何夕的人,紛紛粉墨登場。

有一名男子宣佈:「我發明了新理論。能夠產生新的科學。這些新理論會帶來新的技術,未來的各種車輛都可以不用有車輪;人的生命可以無限延長!」

還有一個宣稱:「我也是當代何夕,願意為了華國的未來科技出賣自己身上的所有有用的東西!」

還有說什麼水變油,什麼多麼多麼高明的理論之類的。

反正,一個個都標榜自己是當代何夕。

而這還只是《傷心者》還沒有開始大規模上映就已經開始出現了這麼些人,更不用說,等《傷心者》正式公映之後,這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怎麼會這樣?」慕晴看著網路上,這樣的新聞喧囂著,有些擔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