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平調,但是能從別的郡調到清化這麼個偏遠地方來,那很明顯就是變相的貶了官。

其實要說這裡偏遠也真不是太偏遠,畢竟清化的南邊就是蜀國。

蜀地出巨賈,蜀都更是非常繁華,清化雖然遠離了京城政治中心,但卻離著南邊的經濟忠心很近,生活用度上都是一等一的。

但如果說之前的清化郡還只是一個稍次一些的選擇,那王安石來到這邊當縣令後,這裡就成了所有郡守的鬼見愁了……

出來當一地知縣、郡守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無拘束地成為一地土皇帝。

外官說:我愛京官有牙牌,而京官卻說:我愛外官有排衙。

所謂的排衙,就是每日早上將下屬官吏全都召集到衙門正堂點卯訓話,頗有幾分皇帝陛下上朝的威風。

那種居高臨下,操縱下面人生殺予奪大權的快感是特有的,別人無法體會的。

此外還有那些出行黃土墊道、鳴鞭奏禮等規格,若在京城裡有官員敢這麼幹,那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但在地方上,為了加強朝廷官員在草民們面前的威嚴,同時也是強化官員這個群體的“非凡性”,朝廷規定了地方官必須有這些禮節。

幾乎可以說,地方主官在當地沒有約束。

有很多人甘願離開京城來地方就任,也是看中了這麼一份逍遙。

百姓們稱當地知縣為老父母,稱郡守為老公祖,但有的郡守不只把百姓當孫子,連他們下面的官吏都當孫子。

但王安石不一樣,他是爺爺輩兒的,正常郡守對他根本不可能耍半分威風,反而還要好好供著他。

人家老大人雖然現在淪落成一個知縣,但曾經也是從一品的大員,有過風光時刻,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呢!

實際上,朝廷給他的俸祿規格都不是正七品的知縣,而是按照致仕宰輔來給的。

而且老大人的黨羽門生雖然都不在了,但還是有大把的官場故舊,要拿捏一個區區正四品的郡守,那簡直就是手拿把掐。

任誰下來當郡守,都不想攤上這麼一個活祖宗。

所以如今的這個清化郡郡守要麼就是上面沒打點好,亦或者是得罪了什麼人,要麼就是本職工作乾的實在太不能入眼……以至於竟然被調到了這裡!

只不過自從上任起兩人見過一面,郡守恭恭敬敬地拜會了老大人之後,就一直在極力避免與王安石打交道,平日裡有任何公務也會恭敬地主動派人過來交接,儘量不給王安石去郡城的機會。

更何況這可是鬥爭失敗老大人,若是牽涉過深,難免會惹得當權不喜,到時候上面只是動動手指,他這個小郡守可能就要動動烏紗了……

像是今天這樣主動來到歸仁縣拜訪,放在往常是絕對不可能的。

“大人,下官就先告辭了。”

似乎也知道王安石的性格,郡守說完也不磨嘰,放下帶來的四兩茶葉就要告辭。

“劉大人才是老夫的上官。”

王安石沉聲道:“位次怎可亂?”

劉郡守聞言直犯滴咕,心說還差這幾天嗎?

等朝廷的欽差到了,你就是我上官了。

眼下自然是上官說什麼就是什麼,劉郡守只得跟著笑道:“大人所言極是,那本官就先告辭了。”

王安石這才點了點頭,把他送到門口才反身回去。

後院,王安石的表妹兼夫人吳瓊正在指揮著家中侍女,進進出出的收拾著行李。

王安石看著這忙忙亂亂的情況,眉頭漸漸皺起:“你收拾東西這是要去哪?”

“自然是回京。”

吳夫人年紀雖老邁,但身子骨卻一點兒也不弱,腿腳麻利的很,從房子中提出一個行囊放在園中的箱子裡。

“回京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