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晨光暗淡,從窗子裡照進政事堂。

堂中光線不算明亮,香爐中星點紅光暗淡,爐口的黃銅龍頭吞吐著細膩的白煙,桌椅上鑲嵌的銅片、金箔泛著微弱的光芒,一干緋袍的大臣靜默地圍坐在桌旁,藉著燈光,盯著地圖不斷打量。

李乾記得,在齊國發展中,有一個關鍵節點,叫做田代姜齊,指的是大夫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國王室的事情。

齊國的田氏本是陳國王室的正統,後來因內鬥才不得不來到齊國避難。

不得不說,這是個很厲害的家族,即便流落異鄉,也埋沒不了他們耀眼的光輝,田氏中連著出了兩個兵法大家。

第一個名為田穰苴,又被稱為司馬穰苴,第二個人就是孫武,而且這兩人還幹過差不多的事。

晏子向齊王推薦了田穰苴作為將軍,田穰苴便殺了不守規矩的齊王寵臣立威,後來孫武初到吳國時,也殺吳王寵姬確立軍規,一脈相承了屬於是。

而且這兩人還一同位列武廟十哲中,不得不說,這個田氏真是了不得。

如今,上一代齊王已經死了幾年,諡號便為景,他臨死時的廢長立幼,也為齊國王室埋下了禍根,給田氏留下了篡位的基礎。

而最初發動田代齊姜這件事的,是齊國最頂尖的兩個權臣:大夫鮑牧和大夫田乞,前者是伍子胥的至交好友、託孤人,後者則和孫武有點關係。

孫武的爺爺本名叫田書,就是這個田乞的親弟弟,所以孫武應該管田乞叫叔公或者伯公。

孫武一回齊國,就即將掌握齊國兵權,除了他用兵如神、名聲在外,定然還離不開田乞的背後支援。

而有了孫武的幫助,想必田乞在齊國也會更吃得開,但後續情況具體如何發展,就不是李乾能預料的了……

不過近些日子,他也在京城中特地打聽過齊國的近況,那些自齊國而來的學子,談及此事時很多人都惶惶不安。

幾個月他們出發前,連普通學子都能看出來的局勢,可想而知其具體有多緊迫了。

心中有了對策,李乾一點也不慌,笑著對李淵等人道:“下邳不設駐軍,若齊國真的忍不住,吞下了這塊肥肉,朝廷就更有理由,出兵齊國,匡正亂局了。”

眾人聞言,紛紛明白了。

這不就是釣魚執法嗎?

不過,雖然李乾描述出來的前景很美好,但在場眾人都不是簡單角色。

一身緋袍,頭戴烏紗的李靖率先皺眉問道:“陛下,臣也曾聽過一些傳聞,但齊國的局勢卻並未敗壞到如此地步吧?”

“就算齊國大夫再張狂,又怎麼敢謀權篡位?”

他朗聲道:“若真有如此悖逆之事發生,朝廷與諸侯國必然同時揮師,發兵攻齊,正本清源。”

“大司馬所言極是。”

李淵突然也沉聲道:“以下逆上者,自取滅亡也,若有此事,天下共伐之!”

楊堅怔了片刻,也一臉認可地點點頭道:“無論什麼臣子,都不可能做出這種倒行逆施,悖逆倫理綱常之事!”

“若齊國人真做出這種事,必遭天下人唾棄!”

趙匡胤的一張大黑臉上滿是正氣,也義正辭嚴地道:“其亡必也忽焉!”

秦檜、蔡京兩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李乾卻是感動的不要不要的,這三人果然都是天大的大忠臣,含忠量百分百,沒有一點反骨的那種。

“幾位卿家果然赤誠之臣,只是齊國的大夫們卻未必有諸位的遠見。”

他感慨了一番後,又轉頭對正色李靖道:“大司馬,你要派人時刻關注著齊國的局勢,一旦有內亂髮生,朝廷作為天下諸侯國之首,要最先出兵,為諸侯國們做榜樣。”

也要搶下最多的地盤,拿最多的好處。

在場眾人齊齊在心中補充道。

“是,陛下。”李靖遲疑了片刻,還是點了點頭。

雖然他也不太明白,為何陛下這麼篤定齊國內亂,但做些準備,總比沒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