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這樣的急報,首先就要被遞到兵部。

送信的軍士氣喘吁吁地衝進了兵部衙門,不一會兒兵部尚書李靖就帶著兩名侍郎急衝衝地跑出兵部,直奔尚書省衙門。

李靖離開後,兵部衙門中又出來幾名小吏,四散而去。

尚書僕射乃是六部的上司,所以李靖一得到訊息,最先去通知的就是他。

蔡京收到李靖的訊息後,最初也是一怔,隨即便皺了皺眉頭。

“不過一件小事,折損了些許人馬而已,於大局無礙,何須如此大驚小怪?”

“前線竟然還用八百里加急送回來,簡直不知所謂!”

蔡京望著這軍報,感慨著搖搖頭:“不過小敗,就如此大張旗鼓,就怕引得京城中人心動盪啊!”

李靖眉頭微皺:“大人,便是小敗,也不得不重視。”

“我等還是先將此情報呈送中書、門下兩省,再呈報陛下才是。”

蔡京嘆了口氣,望著李靖,又起身走向門外:“你隨老夫一同來吧。”

幾人離開尚書省,向著宮城而去。

近些日子嚴嵩不在,是以由門下省的兩名門下侍郎代領門下省一應事務。

不一會兒,這些人連同得到訊息的秦檜就已經聚齊了,一同向紫微殿而去……

紫微殿中,李乾今天難得的起了個大早,在政事堂中看奏章。

近些日子他也不是很好過,被下面的奏章整的焦頭爛額。

一是之前那場祭月惹的禍,由於於制不合,是以遭到了許多御史言官的指摘。

他們不僅指摘李乾這個皇帝,甚至還罵禮部曲意媚上,為了逢迎而破壞禮制等等……

李乾的本意是將這些奏章留中不發,但有的地方寫的實在是讓他太冒火,還是忍不住懟了回去,沒想到就如捅了馬蜂窩一般,引來不少大臣的齊齊上書。

有的說陛下應當懲處禮部,不應助長他們的歪風邪氣,還有的又說陛下自幼失學,又無東宮朝堂、處理政事的經驗,應當多讀書,還有的讓他重開經筵,聽翰林講學……看得他煩不勝煩。

這還只是其一,第二讓李乾煩惱的就是秀才們惹的事兒了。

近些日子秋闈結束,來京城考試的秀才們紛紛肆無忌憚地在城裡玩了起來,由此製造了許多治安事件。

這就和前世高考完一樣,趁著這段還沒放榜的時光,好好放鬆放鬆,快活快活。

等秋闈放了榜,落榜的就要進廠……不是,是回去繼續苦讀。

而那些考上舉人的老爺們,自此便脫離了普通百姓的身份,自此踏入了“士”的階層,自然更要注意體面,不能如秀才時一般,那麼瘋了。

所以,這放榜前的十幾天時間,便是他們的最後快活時光。

若如往常一般,這種事兒是煩不到李乾頭上的,但如今京兆府換了個推官,此人有個習慣,那就是審案子的時候特別喜歡往上報。

每審完一個讀書人的案子,他就寫一份奏章,呈報給李乾,讓他看看其中有什麼毛病。

說是讀書人的案子馬虎不得,一個處理不好,就會讓這些準舉人們聚眾鬧事兒。

李乾不知道這是秦檜指使的,還是他的本意,反正這個習慣李乾很不喜歡,讀到這麼一份案子的奏章,他就得花不少時間來驗證,找別人詢問情況,其中的麻煩之處叫他煩不勝煩。

好懷念蔡卞那個推官……不知道他在刑部如何了,有沒有和蔡京鬧矛盾……

正在李乾思索的時候,老太監突然跑進來稟報道:“陛下,有大臣求見。”

“誰啊?”李乾回的頗有些有氣無力。

老太監偷偷瞄了他一眼,小心地道:“是秦相,左僕射蔡大人,兵部李司馬、裴部堂……”

聽著他報出一連串名字,李乾微微怔了怔:“這麼多人一塊來?今天莫非有什麼大事?”

老太監皺眉道:“聽說是從吳國送來的一封八百里加急軍報,兵部收到後,便急忙去尋了蔡大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