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情報機構(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要我們繼續平衡各方的關係,讓他們相互爭鬥不休,他們就無力再次組織起大軍反叛大唐。”
“再有就是蝦夷人,可以加緊攻略此地……”
“倭國向外的海道只有兩處,一處是從新馬島往北,去極北之地。一處是從筑紫島下南洋或者經對馬島去遼東。”
“新馬島和筑紫島皆在我大唐的控制之下,如果再把蝦夷島掌握在手中,倭國就會失去所有向外的航道,被徹底鎖死在那裡……”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任意施展手段,用最短的時間徹底拿下倭奴國。”
李世民看著地圖,腦海中分析著他說的話,最終一拍桌子道:“此策甚好,馬上派人去辦。”
然後就是商量如何封賞這群有功之士,不過他們只需要考慮高層軍官的封賞就行了,中低層將士的封賞由兵部和禮部協商擬定。
倭奴國政變的事情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這些小國打打鬧鬧實在沒什麼可說的。
但對於大唐周邊幻想著圈地自萌的小國來說,這不啻於當頭一棒。
大唐要在海外分封諸侯國之事已經人盡皆知,說都不知道自己的地盤會不會被看上。
倭奴國讓他們生出了唇亡齒寒之感。
尤其是遼東三國,更是瑟瑟發抖。
要知道之前他們可是都要向倭奴國朝貢的,尤其是新羅、百濟,更是派遣了質子過來。
結果呢,這個看似強大的國家,先是被大唐以少打多連續兩次擊敗,現在更是被策劃的發動了政變。
他們三個國家離倭奴國最近,下一個被攻略的物件會不會就是他們?
尤其是高句麗,心是最慌的。
高建武一日三驚,連覺都睡不好了,讓身體本就不好的他再次病倒。
而高句麗國內最大的鷹派淵蓋蘇文又不老實了,開始藉著這個機會上躥下跳,渲染大唐的危險性。
鼓動國家在和大唐的邊境線上,依靠山勢打造了一道防線。
知道大唐水師強大,又提議打造水師以防不測。
高建武雖然怯懦,心中卻很清楚高句麗和中原王朝之間的仇恨,全盤同意了他的計劃。
然後透過此事淵蓋蘇文獲得了更大的權力,也進一步掌握了兵權,漸漸的成為了高句麗的第一權臣。
陳景恪還是從李承乾嘴裡知道的這個情報,對這個結果卻一點都不奇怪。
把兒子交給奶孃抱走去玩耍,才說道:“以劉仁軌和高表仁的能力,完成此事並不難,難的是後續的事情。”
“千萬不要小瞧倭奴人,他們能傳承數百年足見韌性有多強,莫要得意忘形最後陰溝裡翻了船。”
李承乾頷首道:“阿耶已經劉將軍和高都護傳了旨意,相信他們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
陳景恪點點頭沒有再說這件事情,而是說道:“你來找我肯定是有別的事情,我猜是那幾個問題你找到答桉了?”
李承乾頷首道:“是的,我翻了許多書請教了許多人,阿耶也讓諸位宰輔各自寫了奏摺討論此事,我總算是有了些許心得。”
陳景恪頓時來了精神,說道:“哦,說來聽聽。”
李承乾卻取出厚厚一摞紙給他,道:“我都寫下來了,你一看便知。”
陳景恪接過當場翻看起來。
不過越看就越是失望,怎麼說呢,他寫來寫去始終沒有脫離‘君權天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傳統思想。
李承乾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直接問道:“不知道可否告訴我你的答桉了?”
陳景恪放下那一摞紙,說道:“可以了,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國家。”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文化和政府四個要素組成的社會群體……”
他說的就是前世政治學上國家的概念,對李承乾來說並不難理解。
或者說他聽到了這個答桉,之前許多朦朧的地方都感覺豁然開朗。
接著陳景恪又講解了人民、權力、權利和義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