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情報機構(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安方面得到倭奴國政變的訊息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的事情了。
李世民看到戰報不禁大笑起來:“劉仁軌和高表仁做的不錯,準確預判到了倭國局勢。”
李承乾看過情報之後也同樣很高興,道:“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完成了第一步計劃,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其他人也同樣如此,倭奴島就是大唐君臣的一個試驗場。
既是分封的試驗地,又是各種新型戰略的驗證地。
以後大唐要攻略的多是幾千幾萬裡之外的敵人,無法直接派兵征討,需要更多的攻略手段。
還有就是陳景恪提出的文化同化手段,也不知道能不能行,需要一個實驗場所。
倭奴島孤懸海外形勢複雜,離大唐不遠也不近,是最好的實驗場所。
眼見第一步計劃成功,大家自然很高興。
這時長孫無忌說道:“事情能做的如此順利,和高都護的情報有直接關係。”
“若非他熟知倭奴國情,知悉其錯綜複雜的派系關係,就算機會擺在眼前我們也抓不住。”
“日後我大唐要攻略天下,就必須要先了解各地的詳細情況,針對不同的部族採用不同的策略。”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提前收集各種情報。故臣奏請向廣佈觀風使,並設立專門的衙門管理此事。”
房玄齡亦說道:“衛國公此言甚是,大唐的國土日益擴張,最遠處到長安僅僅是傳遞訊息就需要數月之久。”
“遇到突發情況等朝廷做出反應就太遲了,提前預警尤為重要。”
長孫無忌說道:“最好再建立一個衙門,對各種情報進行分析並給出預測性建議。”
“如此不但能夠及時發現危險,甚至還能根據情報制定計劃,誘導事情向著我們想要看到的方向發展。”
其他人大多也都贊同此事,大唐也確實需要一個專門的衙門來處理海外攻略計劃。
早一天拿下那些島嶼,他們就能早一天獲得封國。
李世民就更不會有意見了,就說道:“諸卿之意甚善,此事就交由輔機負責吧。”
長孫無忌頓了一下,見無人反對心中鬆了口氣,起身道:“謝陛下,臣必不負厚恩。”
作為皇后的親哥哥,為防有人說閒話他一直沒有擔任具體職務,平時都是以李世民謀士的身份參與政務。
但名不正則言不順,他空有崇高的地位,卻並無相應的實權。
這會兒終於有具體的事情可以做,總算是撈到實權能一展所長了。
其他人對此更不會說什麼,不讓長孫無忌出仕本身就不是群臣的意思,而是皇后怕人說閒話自己決定的。
現在皇帝讓他管事,而且是新建一部門,和其他人也沒有利益衝突,大家自然不會出來當這個惡人。
眾人又商量了一下這個新部門的具體職責,敲定了大致框架,才把話題扯回到最初。
李世民說道:“除掉蘇我蝦夷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最關鍵的,諸位以為我們該如何做?”
房玄齡說道:“保持倭奴國持續分裂,絕不可使其重歸一統……如此絕不可讓山背大王兄登上國主之位。”
“雖然他的實力在倭奴國諸多派系裡並不是很強,然其父乃廄戶皇子。”
“廄戶皇子在倭奴國擁有極高的聲望,對政局的影響力巨大。作為他的兒子,山背大王兄亦天然能獲得普遍支援。”
“且其人能力出眾,若讓他登上國主之位,很快就能整合各派系重新掌握大權,不利於我們的後續計劃。”
“皇極國主乃蘇我蝦夷扶持的新王,且又是女兒身並無實權……所以我們最好能承認其國主之位。”
“她必然無法調和各方勢力,倭奴國必將陷入無止境的內亂。”
蘇我家族經過這兩大敗雖然實力大損,但爛船尚有三斤鐵。
更何況蘇我石川麻呂又是這一次誅殺蘇我蝦夷的功臣,必然能身居高位。
所以蘇我家族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覷,甚至可以說依然是倭奴國最強大的勢力。
山背大王兄就不用多說了,廄戶皇子(聖德太子)的嫡子,繼承了他爹的政治遺產,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還有忠於王室的國主一系,原本實力不強,但經過這次政變實力大增。
還有親大唐一系更是登堂入室,成為倭奴國朝堂的一支新軍……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封國,政局極度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