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就從陰影裡走出,在距離咄摩支十丈外停下。

雖然月光明亮,但這麼遠的距離也只能看到朦朧的人影。

不過這已經足夠咄摩支看出對方的衣服,確實是唐軍的服飾。

當即就鬆了口氣,道:“將軍何不過來一敘?”

華武卻站在原地一動不動,而是問道:“不知將軍是如何知道我們回來,還在這裡候著?”

咄摩支也沒有強求,卻也同樣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道:

“不知可否知會你們將軍前來一敘?我有要事與其商談。”

華武嚴肅的道:“設身處地思考,俟斤願意隨我去見我們將軍嗎?”

咄摩支面露憤滿之意,他可是薛延陀排在前五的人,竟然被一個小卒如此質問。

不過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強忍怒氣,道:“你們來此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不過是想效彷當年衛國公舊事。”

“現在你們的行蹤已然為我所知,除了與我合作還有別的路可走嗎?”

華武說道:“威脅對我們沒用,大不了撤走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咄摩支有些詞窮,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為好。

對大唐來說突襲成功與否並不關鍵,對他來說則不一樣。

沒有大唐這個外力,靠他是不可能當上可汗的。

想到這裡他不得不妥協道:“你們收買的一個細作,是我一個女人的親弟弟。”

華武:“……”

真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收買細作竟然找到了人家小舅子身上,這也是沒誰了。

被堵在這裡,真的一點都不虧。

話說到這裡華武能做的已經不多,和咄摩支打了聲招呼就退回去找到張斌。

把方才的話轉述一遍,道:“咄摩支約都尉在此相見,你把訊息帶回去,請都尉定奪。”

張斌也沒有多說什麼,馬上帶人找到大部隊,把情報告訴了王方翼和李孝逸。

王方翼也是無語的半天說不出話來。

李孝逸則滿臉羞愧,道:“此事怪我,釣魚釣多了,沒想到竟然被人給反釣了。”

這確實是個極大的失誤,若非咄摩支別有用心,恐怕現在等著他們的已經是天羅地網了。

但這會兒再怪罪他也無濟於事,王方翼嘆了一聲,安慰道:

“誰也沒有想到會是如此……以後小心一些吧。”

李孝逸心一狠抽出自己的橫刀,直接在手臂上劃了一刀,鮮血如注登時就流淌下來。

旁邊的親衛慌忙說道:“都尉你這是為何……醫師呢,快叫醫師過來包紮。”

千騎配備的醫護馬上過來,給他進行了包紮。

兩人配合了那麼久,王方翼自然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就說道:

“記在心裡就行了,何必如此自殘呢。”

李孝逸忍住劇痛,悶聲道:“不,這個錯誤實在太致命了。”

“之前略有成就,我就沾沾自喜,以為天下英雄不過如此,現在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可笑。”

“陳真人如此博學多識,尚且自承不足,向來不敢說自己知兵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