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恪帶著李世民一行人對工廠區做了詳細參觀,帶給他們震撼最大的無疑是織布機廠。

其它工廠的機器都只是輔助作用,蒸汽織布機才是真正取代了人工,純以機器運營。

陳景恪介紹道:“這些織布機的速度是一個織布能手十倍的速度,其實可以做到十五倍甚至更多。”

“只是這些機器都是第一批,可能存在設計上的瑕疵,為了安全起見就把速度定在了十倍。”

“書院那邊已經根據這些機器的執行情況做針對性的改進,下一批機器出來速度就可以提高到十五倍以上。”

對這個速度,不少人都露出了不以為然之意。

才十倍速度,這一臺機子的價錢夠他們僱傭十個織工幹一輩子十年的活兒了。

長孫無忌掃視了一圈,嘴角浮起一絲笑容,道:“人是會累的,機器不會。”

“所以整體算下來,這一臺機器的效率是人的數十上百倍才對。景恪,我說的可對?”

陳景恪笑道:“趙國公所言甚是,這機器可以保持十倍速不間斷的執行一整天。”

“人可沒辦法不停歇的織一天的布,能堅持一個時辰不歇息的都少。”

那些不以為然的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再也不敢有任何輕視。

果然,貴是有貴的道理的。

不少人已經動了心思,準備要不要自家也開一個這樣的工廠。

當即就有人試探道:“陳真人,不知這樣一臺織布機要多少錢?”

陳景恪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這些都是實驗性的織布機,等到明年新產品出來才能確定價格。”

“不過就算新產品定型,恐怕很長一段時間也無法外售……不是不想往外賣,而是產量有限。”

“現在是什麼都缺,缺熟練的工匠、缺鋼鐵……我們工廠產的織布機,都不夠自家用的。”

眾人都露出失望之色,這真是看著大把的錢在眼皮子底下,卻無法賺取,難受啊。

李世民在一旁說道:“你這麼做就不對了,我記得你常說吃獨食沒有好下場,有這麼好的機器怎麼能全部留作自己用呢。”

陳景恪苦笑道:“真不是我吃獨食,實在是產量有限……這家織布廠也不是我開的,而是樓道觀所開,我可是一文錢都沒賺。”

“只是我們樓道觀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實在沒辦法越過他們,把機器賣給外人。”

李世民說道:“這樣,你不是說缺工匠缺鋼鐵嗎。准許你們去工部和將作監挑選百名工匠,我再讓工部專門給你們提供一批鋼鐵。”

“等產出了蒸汽機和織布機,你們留下三成自用七成外售。”

陳景恪猶豫了一下道:“三成太少了,五五開如何?”

李世民不容置疑的道:“三七,你要是不同意那就算了。”

陳景恪悶悶不樂的道:“哎,您不能仗著您是聖人,就把人還價的權力也剝奪了呀。”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道:“你說什麼?”

陳景恪一縮脖子,連忙道:“沒什麼,我說同意同意,聖人真是英明神武。”

眾人莞爾,同時也不禁心下感慨,陳真人果然受寵啊。

小小開了個玩笑,陳景恪才正色道:“機器需要人操作,也需要人進行維修,這些我們都可以幫忙培訓。”

“但有個條件,所有購買機器的人,都要遵守用工手冊。若誰違反手冊上的規定,我們有權利收回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