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廢奴提議(第1/4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不只是同意了設定醫療車廂的建議,也同意了設立鐵道司和鐵道巡捕。
鐵道司專門管轄鐵路建設、運營管理等,鐵道巡捕則是為了維護火車秩序。
在鐵道巡捕的隸屬關係上,陳景恪和李世民產生了分歧。
陳景恪認為一事不煩二主,鐵道巡捕直接歸鐵道司管轄就可以了。
李世民這認為,絕對不能把鐵道巡捕劃歸鐵道司,而是額外設立了一個鐵捕司。
兩家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牽制。
在聽了他的分析之後,陳景恪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遠見。
李世民確實不知道鐵路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但他找到了一個類比的物件,漕運。
負責漕運的是轉運使,本來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普通官員,在朝堂上都排不上號。
然而沒幾年這個職權就膨脹到了讓人心驚的程度。
幾千上萬艘漕運船隻、幾十萬漕工都歸他管理。
而且漕工特別抱團排外,有時候為了內部利益甚至枉顧國法。
還好此時的大唐朝堂之上都是一群精英老狐狸,發現苗頭不對馬上採取措施,把轉運使的職權給拆分了。
所以現在的大唐並沒有統一的轉運使衙門,而是分拆成了不同的部門。
這樣做確實增加了管理成本,也讓漕運變得更加複雜。
可卻避免了一個利益集團的產生,從另一個方面減少了許多貪贓枉法之事。
火車雖然才剛剛興起,然而潛力遠遠大於漕運,將來必然會成為一股龐大的勢力。
必須要在一開始就摻沙子分權,防止尾大不掉。
鐵道司和鐵捕司或許會有利益勾結,可兩個平級的部門必然存在利益分歧,不可能事事保持步調一致。
聽到這裡陳景恪對李世民真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才是真正的高瞻遠矚目光長遠啊。
所以有必要提前就把它的權力拆分給不同的部門,雖然會帶來很多管理上的麻煩,但起碼從根子上斷絕了鐵老大誕生的可能。
“嗚嗚嗚嗚……”隨著一陣汽笛的鳴響,火車開始減速,然後緩緩的停靠在了站臺。
求學書院到了。
李世民看了一下鐘錶,一小時二十分鐘,十五里的距離。
速度算不上特別快,但考慮到它的載重和續航能力……他再次確定了一個想法,火車會改變未來。
同樣驚奇的還有隨車的其他人員,這速度太快了,還很平穩幾乎沒有顛簸,他們從來沒有乘坐過這麼平穩的車。
平時他們都不願意出遠門,就是害怕一路舟車勞頓,要是有了火車他們不介意多出去走動走動。
更多的人還是考慮到了火車的運輸能力,有了它,水運不便利的北方也能聯通在一起了。
此時他們徹底明白了為什麼李世民會這麼重視火車,還親自乘坐表示支援。
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讓他們親自乘坐一次管用。
只看他們的表情陳景恪就知道,在大唐推廣火車的最大阻力已經不見了。
當然,這也得益於此時掌權的是大唐創業集團有關。
這群人可不是什麼守成之輩,相反,一個比一個雄心勃勃。
尤其是大唐重啟分封,誰不想博一個封國,讓自家成為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