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眉頭都不禁皺起,雖然他們沒有看過具體的用工手冊,但這些工人的待遇他們都是見過的。

有最低薪酬限制,四個時辰工作制,還要有雙休日,國家法定節假日要放假。

也能加班,但加班費為三倍工資。

而且還有每週加班限制,最長不得超過七個時辰。

在工作過程中受傷,工廠要負責治療賠償等等。

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條款,簡直不要太優握。

這哪是請什麼工人幹活,簡直就是請了個大爺啊。

當即就有人提出了質疑。

陳景恪早就知道會如此,說道:“諸位都是功成名就之輩,如果開工廠僅僅追求金錢上的獲取,那就太遜色了。”

“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說句自大一些的話,到了咱們這個地位,追求的應該是濟世安民,是生前身後名。”

“靠著奴役剝削工人獲取了更多的錢財,卻被所有人背後戳嵴梁骨,被史書記載為富不仁。”

“開工廠造福於民,改變幾百戶乃至上千戶窮苦人家的命運,成為有口皆碑的仁善之人。這兩個選擇,你們想要哪一個?”

不少人露出若有所思之意,但更多的人還是不以為然。

陳景恪也看出了他們的想法,轉而說道:“那麼諸位有沒有想過,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賣給誰?”

“鄉村那些自給自足的百姓嗎?他們連溫飽都保證不了,怎麼可能會購買這些商品?賣給城中的人?他們又能消化多少?”

“所以我們必須要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然後把商品賣給這些富有的人。”

“工人拿了不錯的薪酬,兜裡有了錢會做什麼?挖坑把錢賣起來嗎?”

“不,他們會想辦法改變自己的生活,會購買各種各樣的商品。”

“如此一來,轉了一圈之後錢又回到了諸位的兜裡,且還能為諸位賺取一個好名聲。”

“在這個過程中,朝廷也能收到賦稅……可以說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對於他的解釋,不少人更加的湖塗了。

直接開低薪酬把錢全裝自己兜裡不就行了嗎?為啥要這麼兜兜轉轉?

李世民經常和陳景恪聊天,第一個反應了過來,讚道:“好,景恪此法甚好,你編的那個用工手冊當推廣天下。”

“回去我就讓皇后在所有的皇家作坊裡推行此法,將來還要把此法推廣天下。”

陳景恪發自內心的道:“陛下聖明。”

其他人見皇帝都開口了,也不好再說什麼。

當前大唐最龐大的商業集團,就是皇后掌握的那些皇家作坊,有數萬人在這裡工作。

如果皇家作坊使用《用工手冊》,那影響力就太大了,確實能夠在整個國家都形成一個規則體系。

況且,連皇后的作坊都使用這個手冊,其他人敢不效彷?

從工廠出來,眾人再次坐上了火車走完最後一節。

最後一節是從工廠到漕運碼頭,有五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