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除了跟祖父看牛,也幫大嫂乾點活,跟大嫂出工。

儘管一家人各有各自的活兒幹,表面一派和氣風光,有著富裕的顏色,實際上,家裡的糧食還是不夠吃,錢也不足用。二叔總不三天兩頭地往故河口街去買米。搞得故河口街的人都認得二叔。還給二叔取了個綽號:三兩。

三兩意為,三天兩頭就要去買三二十斤米的人。

每次,二叔去故河口街的郭氏米店,上了那條街,街上的人都會爭先恐後地跟二叔打招呼,高聲地喊:

“三兩,你上街來了,買米來著?”

“三兩,你大哥今兒到哪裡唱戲去了?

“三兩,你大嫂子姐又下了幾個崽?”

“三兩,你母親友打卦又去哪裡打連話癆去了?”

如此云云。一陣風似的從二叔背後刮來!扯著嗓子對著二叔喊,把二叔當了閒暇之餘的開心果。有的還乾脆當著二叔面唱起了跳三鼓:“貓子咪,搭河咦,今兒趕,過河咦。嫂子生了個伢崽六個月,有把的有軸的,哥哥回來了不曉得……”

唱得二叔低著頭,紅著臉,沿著故河口街疾步飛馳,不敢絲毫逗留。腳步兒走慢了,定被人扯住腳後跟當把戲玩。

這方有人聽了,不僅困惑,用一口老湖南話大聲地叫喊:“他王大哥,唱的啥子歌,嫂子生了個伢子六個月,哥哥乍地不曉得?”(注:故河口街居民,外地搬來的多,老湖南江西人尤其多。似乎有傳說,中國人的起源就在老江西,湖南湖北交界的大山裡。)

那方王大哥要理不睬地答,依舊一口老湖南口音的江西話:“沒聽唱,貓字咪,搭河咦,今兒趕,過河咦,嫂子生了伢子六個月,有把的有軸的,哭起聲來嗚哇嗚哇地像貓咪……哈哈哈!

這方聽了不僅惱羞成怒,怒從心生:“王大哥你說說什麼來著,什麼哭起聲來像貓咪,我看是你在……,叫得你王大嫂子生只小貓咪……”

那方王大哥不僅不生氣,還滿臉壞笑,邊唱著邊側過頭來問二叔:“三兩,你大嫂生的崽是貓咪還是伢子?你大嫂生了只小貓咪,跟你大哥學唱戲,扮小姐,像麼子?像麼子?”

這方聽懂了,不僅哈哈大笑:“還能像麼子,像貓咪……三兩的大嫂生了個伢崽六個月,有把的有軸的,他大哥不曉得,不是貓咪是兒子……”

大家聽完,哄地一聲全場大笑。笑得二叔臉紅得像個關公!一溜煙地跑回家來,米都差點不買了。

每論人家這樣戲謔二叔,二叔的臉漲得通紅,話都說不好,趕快買了米,逃一樣地跑回家。過兩天,依然去買米,依然被人追著屁股喊三兩,被人戲謔。二叔更是沒有話語。每次人家問二叔這啊哪,戲謔調笑都好。二叔總是恩啊兩聲的不作答。由此可見,大家給二叔取的外號三兩,確切不過。

人都說,二叔有個能說會唱的大哥,倒把二叔的口才份子要去了,就是個恩啊的兩聲啞。人家都說一聲啞,二叔倒是奇葩,兩聲啞。無論大家怎麼說,說什麼。二叔總不吭聲,買過米,也不去別處,只奔家回。再不,就躲在郭氏米店,等人開完了笑,再回去。

人之所以喜歡拿父親母親開二叔的玩笑,還不因為父親唱戲好,人才好,品格好,相貌好,出了名唄!故河口街的那個人不曉得父子戲班的當家紅旦陳章藍。

那時期的故河口街很熱鬧,買賣不斷,天南地北的人來人往。故河口河流寬廣,故河口碼頭往來船隻熱鬧,長江九曲迴腸的迴腸處,名副其實的上海灘!

說完二叔綽號三兩的來歷,故河口街的郭氏米店,交代一二!因為郭氏米店牽繫著故河口人將來一段時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