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車安裝完畢,溝渠裡的水沖刷著輻條頂端的刮板和水斗。

刮板刮水,水斗裝水。

渠溝裡面的湍急水流撞在刮板上,濺起朵朵浪花。

藉著水勢,水車緩緩的轉動,一個個水斗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提上去,到了頂部,裝滿水的水斗自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河水便順著挖好的渠溝流向遠方。

“成功了!成功了!”

雖然已經用小型的水車試驗過多次,但是這種龐然大物果真能發揮作用,還是讓許多農民歡呼雀躍。

有了這個東西,以後澆水灌溉,就不用一桶一桶從河邊提,也不用肩扛手挑了。

許多被壓彎了腰的老頭、老太太,一臉羨慕的看著水車,似乎在想,如果能夠晚生幾十年,也能用上這樣方便的東西了。

一架水車的造價在300斤糧票左右,這個錢,黃賀不準備向百姓收取,而是由驪山縣的衙門出資。

基本上驪山轄區每個村都要用上這樣的水車,所需水車總量應該不少於100架。

黃賀自然也是高興,他讓韓談獎勵了製作水車的工人,每人100斤糧票,這些傢俱廠的木工們自然是喜出望外。

“大仙,這批水車造價不菲,如果全由縣衙出資,恐怕會造成財政赤字的啊。”陳楚生巴拉巴拉了半天,一句話,驪山縣衙財政也吃緊。

畢竟鋼鐵廠、硫磺礦、硝石收集小隊、煤礦等產業是隻進不出,無法創造效益的同時,還要佔據大量的勞動力和勞動成本。

而黃賀又不同意苦一苦驪山的農民,這就導致傢俱廠和造紙廠兩個工廠的產出,卻要養活整個驪山的行政體系,還有附加的重工業。

黃賀指著天道:“你再好好想想。”

“大仙的意思是說等著天上掉饅頭?”

黃賀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掉什麼饅頭,我是讓你眼界放開一點,別隻盯著驪山這個小地方,要著眼世界,放眼未來。”

陳楚生攤了攤手道:“沒錢,看不了。”

黃賀無語的捂住了額頭:“老陳啊,真是被你打敗了,我給你講,咱們驪山能夠有今天的發展,靠的是什麼?”

“是什麼?”

“技術壟斷啊!”黃賀恨鐵不成鋼,“傢俱、造紙、鋼鐵、煤炭,哪一樣不是技術壟斷?你說如果咱們的水車被其他地方知道了,他們會不會眼紅?”

“那還用說,這個大水車的灌溉能力可以達到三四百畝,如果整上一架,不知道可以節約多少人力。”

黃賀又問:“那你說他們會花錢買嗎?”

“大仙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把水車賣給他們?”

黃賀一拍大腿,“對頭,你老終於開竅了,我就說嘛,做生意不能死板,不能侷限在固定的思維裡面,咱們有了好東西,那就得拿出去換錢,而且咱們驪山的傢俱製造規模大、流程化,就算別人想模仿,他們的造價成本也比咱們高。”

“這樣一來,咱們就能壟斷市場。”

陳楚生有些猶豫:“這麼好的東西,賣給別人,可惜了,如果秦國人用了水車,他們的糧食產量肯定會提高,到時候他們吃飽了,會不會來打咱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