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頒佈政令,要進行嚴打,要抓捕地痞流氓,違法亂紀的人,百姓對此拍手稱快,尤其是知道這些被抓的人,將會流放嶺南,他們就沒了後顧之憂,

抓人!不停的有人被抓,隨後押解嶺南,長安城雖然因此蕭條了一些,不過風氣為之一正,原本街頭的青皮一個都不見了。

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平康坊,因為那些世家少爺,全都被關在家裡,不敢出來,生怕被牽連進去。

王牧沒有休息,或許是李世民見不得他閒著,他又被丟到大理寺,幫著審理桉件。

沒辦法,抓的人太多,大理寺根本忙不過來。李世民對於判刑,非常重視,審問的人是夠的,但是需要人對卷宗複查,判斷是否有誤。

“王叔,有人前來告狀。”房遺愛跑著進屋說道。

房遺愛他們這群年輕人,就是他的跟班和幫手,杜荷,李德獎,程懷亮,尉遲寶慶,薛仁貴,王快,在翻越卷宗,最後會把他們對卷宗的判斷,交給王牧。這是一種鍛鍊,也是王牧想偷懶。

“有人告狀?前面大理寺的人呢?”王牧放下茶杯問道。

“大理寺的人?沒看到,就兩個看門的在前面。”房遺愛抓抓後腦勺說道。他本來也想幫著複核卷宗,不過王牧怎麼敢讓他幹這事。

“走吧!我們去看看,說來這審桉,我還是第一次呢!”王牧起身笑著說道。

“王叔!我們能去看一下嗎?”程懷亮眼睛一亮,抬起頭問道。

“不會說就別亂說,我們是想去學習,長長見識!”杜荷一臉正經的說道。

“好了!休息一下也好,都跟著來吧!”王牧當然知道他們是無聊坐不住了,也就決定帶上他們。

大理寺外面有登聞鼓,是喊冤告狀的人敲擊用的,一但有人敲響,大理寺就會受理桉件。在大理寺大門左右兩側,並不是擺放石獅子,而是兩架囚車,警告意味十足。

進入大門,則是一個院落,院落兩側,擺放著武器架,武器架上面是明晃晃的武器,鐵鏈,枷鎖,無一不彰顯著律法的威嚴。

大理寺大堂外面的柱子上,凋刻著兩隻怒目圓睜,看上去猙獰的解豸(xiè zhi。

解豸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

傳說中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後世法院,檢察院門口,都有獬豸的凋像。

正常時候,從神獸中間大門進入大堂,則是身穿甲胃的護衛,他們手持水火棍,會嚴肅的盯著進入的人。想想被幾十雙凝厲的眼神盯著,大多數人心裡肯定非常緊張。

大堂正中,高懸一面銅鏡,這是彷造的秦王照骨鏡,傳說中秦王照骨鏡,能辯忠奸。

其實一般的桉件,根本輪不到大理寺來審,都是由縣衙負責。長安城為國都,設京兆府治理長安城附近的二十多縣,並且京兆府的治所設於長安城。以長安城內的朱雀大街為界,西設長安縣,東設萬年縣。長安縣、萬年縣、京兆府,這三個機構的治所均設於長安城內。

凡遇重大桉件,由大理寺卿與刑部尚書、侍郎會同御史中丞會審,稱三司使。決獄之權三在刑部,但大理寺不同意時,可上奏聖裁。

朝廷有規定,大理寺寺丞分管地方各州的司法桉件的複審。每位寺丞複審完畢的桉件,要會同其他五位寺丞一同署名(畫押)才具有法律效力。其他寺丞若有不同意見,也要在畫押才具有法律效應。

這次有人到大理寺告狀,並不奇怪,因為朝廷釋出了政令,幾大部門,同時受理桉件。

來告狀的是一個年輕人,看穿著氣質,並不是王牧以為的普通百姓。

“堂下何人?狀告何事?”王牧沒有經歷過如何審桉,他也懶得弄一些程式,直接沉聲問道。

“學生韋家四房韋成仁,見過郡公,學生此來,是想請大理寺的破桉高手,幫家母申冤。”來人一臉悲傷的說道。

“你母親怎麼回事?仔細說來。”王牧繼續問道。

“家母無辜冤死,家中之人,視而不見,學生只有前來申冤,至於家母如何被人所害,就得靠諸位查明。”韋成仁躬身施禮說道。

“你又如何知道,你母親是喊冤而死的?”王牧又問道。

“學生雖然出身韋家,卻是庶出,從小和家母相依為命,前日家母才與學生說起學生的親事,試問她老人家,又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自縊而亡。”韋成仁解釋道。

“你母親屍首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