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的應對策略和解法在這個時代不靈了,我們就創新+腳踏實地,爭取明年最起碼在中國市場上,把耐克也給超了!”

這是姜超在賴世賢召集超神高層會議時說的話,也是2012年的目標。

全球市場現在來看太宏大,科研水平也跟不上。

但是中國市場就真的可以展望一波。

賴世賢,馬迅等人被姜超定的目標弄的激情澎湃的,超耐克啊,在加入超神體育之前會想過這事???

對於他們這幫從大學就在研究球鞋產業的高階人才來說,未來能在球鞋業站穩腳跟都已經算是不錯了,多少國產品牌在創業後很快就泯然於世,而現在姜超都已經在想著中國市場趕超耐克的事了!!

上個世紀末,阿迪達斯與耐克雙雙進入中國,不僅帶著全球體育巨星資源和光環,還開拓了運動時尚等領域的探索。

Air Jordan等細分時尚品牌大火,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

阿迪達斯NMD系列釋出之時,發售首日全球銷量超過40萬雙並引發加價搶購,不少中國消費者如果能夠擁有這樣一雙球鞋,顯得十分自豪。

耐克科比黑曼巴系列戰靴釋出之時更是萬人空巷,耐克旗艦店裡人比鞋多!

然而隨著潮流風向的改變,時尚的光環褪去,人們發現這些鞋款在版型設計上存在著不少問題。

耐克或阿迪的這些鞋款存在以下特點:容易開膠、皮質硬、容易磨腳。

國際品牌鞋款版型設計參考的是細長的西方人腳型,而亞洲人普遍前腳掌較寬。

這類版型若是放在籃球鞋、足球鞋等功能性領域的鞋款上,從小來說影響人們日常穿著,從大來說會影響運動員們比賽發揮,久而久之必定會影響消費者們對於產品的選擇。

不過之前國產品牌因為資金不足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走廉價走量的初始運營模式,說的好聽點就是薄利多銷。

而從08年前,國產品牌突然在營銷領域,國貨也跟上國際步伐,做得越來越出色。

DTC(直達消費者)模式耐克阿迪早就在嘗試了,姜超宣佈2012年繼續嘗試之時雖然大家倍感壓力大,但是對未來的期盼可更大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省了經銷商以及門店與維護的費用,但品牌的私域運營以及宣發營銷便顯得格外重要。

根據各公司財報資料顯示,近些年來大家都在DTC業務上加大了研發投入,但以收入體量以及市值規模上來看,在中國市場這個範圍內,國內運動品牌無疑是以更小的成本撬動了更大的蛋糕。

姜超示意在元旦前後就開始大規模透過散佈各地的店長組建團購群、好物分享群,將消費者從分散的個體變成私域運營的社群,同時在各個新品釋出的節點都會大規模進行私域營銷分發。

你耐克阿迪想制裁我們是嗎?

那我來更狠的。

這是10年後的經營策略,姜超要敢為人先了!

在這件事上,國產的李寧也在模仿,雖然效果不如安踏,但是也讓DTC模式線上上線下得到融合和拓展。

耐克和阿迪達斯,在DTC這件事上的動作並不晚,但是由於篤信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效應,並沒有在國內消費市場的私域運營上花很大力氣,而且高高在上的品牌屬性和高企的價格,讓它們的DTC一直徒有其表。

姜超和賴世賢深刻知道現在幫助他們的消費者群體都是年輕人為主,那他們就會牢牢抓住這部分的市場。

為什麼姜超要大力發展超聊和超神音樂、超神論壇這些網際網路平臺啊,這裡面隨便的一句無意的評論,都有可能帶來銷量。

就像《怦然心動》在超神論壇裡熱評現在還有那句:

“我喜歡你那淡雅的白色椰子球鞋,正如我喜歡你。”

一些不懂鞋的人就會去關注了,其實看電影的話很少有影迷會關注到男女主的鞋有多好看,但是看影評肯定有人會提出。

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營銷策略。

藉助以微博為代表的網路社交媒體平臺,和以淘寶、抖音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國產運動品牌有了更多展示機會,直接觸達年輕消費者,迎來發展新高峰。

這在後世如果契機選的對,甚至可以直接拯救一個品牌。

姜超穿越來之前剛好看到過一個鮮活的例子。

那就是本來半死不活很中庸的土be囊博望。

以鴻星爾克在抖音平臺為例,#鴻星爾克捐款#單個話題就有2.4億次播放,鴻星爾克總裁吳老闆的相關回應影片點贊量高達683.3萬,發生在鴻星爾克直播間的“野性消費”熱潮更是創造了綿延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