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安踏和超神體育崛起的同時,彪馬也重新崛起挑戰兩大巨頭,不過他們是先從足球鞋和網球鞋領域走起的。

而他們的總監也是非常會思考,直接在論文網站發了一篇分析超神體育和耐克阿迪等體育用品市場的文章。

說起來,彪馬的重新崛起和他這篇論文不無關係。

他等於是直接站在耐克阿迪對立面,把不喜歡他們的鞋迷都集合起來了。

阿迪達斯和耐克的龍頭地位不斷受到其他運動品牌的衝擊,其產品直接被彪馬總裁詬病沒有新意,尤其是阿迪達斯近兩年一直缺少爆款。

對比之下,天朝國則是選擇了國潮元素這一條路徑。

例如在今年巴黎時裝週大秀現場,李寧推出了“李寧x乘龍聯名款功夫系列”,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奧運冠軍李寧和功夫巨星成龍都是國際上極具代表性的icon,這次合作可以說是相互背書。

當然,這也擺明了是學習超神體育的,超神體育早就在去年紐約時裝週一展風采,並且培養出貝拉這樣的頂級超模。

姜超和賴世賢自然也關注過李寧,對於國產友商,姜超的態度一直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營銷策略啥的跟著我們步伐走沒事,別背刺自己人就行。

國產體育品牌百花齊放才好呢,姜超不會說一定要收購啊一統國內什麼的,這樣反而會阻礙國產體育品牌的進步。

不過李寧的設計師確實有幾把刷子的,畢竟馬迅也算前李寧設計師吧。

在超神體育國潮風之後,耐克阿迪自然是不為所動,他們的設計師也都是歐美人,也不可能懂。

但是李寧的速度賊快。

而且他們喜歡抄近道,直接和國風的東西聯名不就行了。

和乘龍的聯名不是李寧品牌今年到目前為止推出的唯一聯名。

聯名故宮文創後、聯名敦煌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產品,每一個款式都有一個專屬名稱,“千行策”“沁邊臺”等等,讓人聯想到了絲綢之路。

從上述兩則產品能夠看出國內品牌聯名策略的轉變,從產品結合上升到“文化交融”,李寧正在透過聯名不斷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給“國潮”新的定義。

年輕消費者購買聯名款往往是想表達一種態度,李寧正試圖讓這種態度更具中國風的格調。

但是這明顯比超神體育的原創low了點,超神體育唯一的聯名是《黑子的籃球》,而且也不算純聯名,人還專門給裡面的人物打造了一雙鞋……聯名的是庫裡一代的黑子藍配色等等。

李寧總裁也是大方承認還做不到超神體育這麼有底氣:

“沒辦法,人家有尼克斯加成,他們的國潮可以推出去,我們一開始就原創國潮會死的很難看的。”

“但是我們的聯名也不貴啊,和原版球鞋一個價格。”

“我們已經是國內最便宜了,TP9(託尼帕克戰靴)只要199了!明星戰靴啊!“

球鞋配色和七龍珠、火影忍者聯名的匹克體育總裁也出來說過自己為什麼沒做獨立的國潮產品,而是做了和霓虹動漫的聯名。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景氣,經濟差距拉大,耐克阿迪選擇的賽道只是為有經濟實力的消費者們提供了第二選擇。

而普通民眾將更傾向於購買一些更具價效比的消費品,在中國市場內,國貨的特色正是以價格更低質量更好而著名。

“匹克特步這些別管,大家都有各自的方向,這是他們生存的法寶。”

姜超後世清晰記得產品特點角度上,國內運動品牌實際上都是從細分賽道上脫穎而出,比如特步是從跑步開始發力,安踏從科研技術上突破,李寧從時尚角度破圈。

但是國際品牌似乎還停留在傳統常規的運動場景中,比如籃球、足球等。

而超神體育除球鞋外賣的好的契機在於運動品牌打造的一系列國潮元素鞋服款式,為國人提供了民族歸屬感。

這些因素組合在一起就是阿迪達斯總裁羅思德所提到想要找到的那一種“中國的感覺”。

“國際品牌不能再只考慮迎合全球使用者的需求,更要了解中國使用者的需求,瞭解中國市場商業模式發生的改變。”

“生產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推行真正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舉措,潛心研究中國這個市場,才有可能把握住中國運動服飾市場增長的視窗期,否則,消費者的忠誠度將有可能逐漸淡化。”

國貨“翻大山”沒那麼容易,因為無論哪個國家都有忠誠於耐克阿迪的死忠球迷,自古“漢奸”都有,現在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