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在許都城外不遠處的某個簡陋的小茅草屋中,一中年男子和一少年人正相對而坐,好像在談論著什麼。走進一看,原來是那京兆尹.司馬懿.司馬仲達和典農功曹.鄧艾.鄧士載。

而鄧艾,手中正捧著一卷不知是什麼的論策在聚精會神的看著,而司馬懿就那麼靜靜的等他看完。

少時,鄧艾終於看完了,放下了手中的論策,並將眼睛微微閉了起來,似在思索著什麼。

見鄧艾已經看完,司馬懿輕聲說道,“士載,對這‘九品官人法’,可有什麼要說的?”

原來鄧艾剛剛看的,正是過幾日就要在大朝之上推行的,御史中丞.陳群的高論《九品官人法》。因為鄧艾只是一個小小的典農功曹,因此那一日並沒有資格參加曹操的府上的會議。

於是,這一日,在世子.曹丕的應允和指示下,司馬懿帶著這份此時尚是朝廷絕密檔案的“九品官人法”來到了這個小茅草屋。雖然司馬懿也有意,想著將此事告知鄧艾,但畢竟這是事關帝國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發展,因此也只有在曹丕的首肯之下,他才能也才敢這麼做。

只見那鄧艾緩緩睜開了眼睛,不緊不慢的開口說道,“回...回仲達大人,這份‘九品官人法’實乃驚世之傑作,在...在...在下敢斷定,它絕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讓我大漢朝廷的吏治,為之煥然一新。而且,它的出現,給朝廷甚至於各州府,都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官吏選拔的標準。不...不...不久之後,將會有無數的仁人志士出現,為朝廷所效力。官員的的選拔和賢才的推舉,也不再拘泥於一人、一族,而是遍佈天下。只是......”

聽到這裡,司馬懿眉毛不禁微皺了起來。他帶著這份九品官人法前來,就是想著知會鄧艾一聲,也好讓他事先知道而已。雖說他看重鄧艾,但是當日裡魏王府裡那麼多的能人異士,包括魏王.曹操、太傅鍾繇等人也都在場,誰也沒看出這份論策有什麼問題。

難道他鄧艾反而看出什麼不妥來了嗎?

不過話說回來,鄧士載當日的“軍屯論”著實驚豔,而且此子向來見識獨到、狠辣,或許他真看出什麼來了呢?

想到這裡,司馬懿不禁疑問道,“士載,是從這九品官人法中,看出什麼不妥了嗎?”

只見鄧艾略一思索,慢慢的開口道,“到...到...到不是什麼不妥,僅僅只是有些疑慮和擔憂而已。”

聽鄧艾如此說,司馬懿更感興趣了,隨即說道,“士載,暢所欲言,但說無妨。”

鄧艾聞言略一拱手接著說道,“謝...謝...謝大人。在下只是覺得,這九品官人法,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充當大中正官者一般是朝廷二品官員,而二品官員又有參預小中正官推舉之權,獲得二品者又幾乎全是豪門世族。

如果這樣,那些寒門子弟雖說有了一絲為朝廷效力的機會,但是機會還是不大。這是不是也就意味著,那推舉人才的權力只不過是從一個人或者多個人的手裡,轉換到了各州的豪門士族手裡呢?長此以往會不會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呢?”

聽鄧艾說到這裡,司馬懿愣住了,不自覺的慢慢低下了腦袋。鄧艾在認真起來的時候,說話一點都不口吃,這是許久之後司馬懿才察覺到的。

但此時他並不是為鄧艾的不口吃而震驚,而是為鄧艾的這番一針見血的言論而震驚。

此時司馬懿心中翻江倒海,因為無論再怎麼說,他畢竟是司馬家族的一員,而潁川司馬氏,又是當世甚至是此時朝廷中無可厚非的大族。

鄧艾此子果然狠辣,那一日那麼多的公卿大臣都沒有看出這九品官人法的破綻和缺陷來,他反而看出來了。不對......並不是因為眾人看不出來,而是因為當日在場的公卿大臣們,絕大部分都出身名門望族。